“316工程”督导评估促推素质教育提质增效

时间:2018-01-25 10:57作者:电教中心来源:教体局

按照“过程从严,评价求真,激励为主”的评估考核原则,连日来,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师、学生互动交流,察看了校容校貌,调查问卷、推门听课等多种形式对城关小学等23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校长履行素质教育职责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评估考核,以此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促推学校素质教育提质增效。

据统计,评估组召开班子会、教师会、学生会、反馈会总计95场次,发放调查问卷1266份,推门听课265节,查阅教师备课561本,学生作业5320本,档案1268盒,组织650名学生参加了五年级体育、音乐、美术学科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测试。通过全面系统地评估,城关小学、城关镇小学等11所学校评为优秀等次,周耀虎、胡承芬等12名校长履行职责考核评为优秀等次。

通过评估,学校素质教育各具特色,一是立德树人引领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成效凸显。各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方向,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课业负担,落实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城关小学建设足球校园,茅坪小学开展“感受教育幸福,体验成长快乐”为目标的幸福校园建设,仓上小学开展“花园校园”建设,冷水小学以“弘扬国学,诵读经典”为抓手,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二是班子示范引领教育发展,能力提升促进教师成长。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明显加强,13所中心小学健全了教代会和教职工大会制度,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修正了学校章程,完善了岗位晋升、聘用、绩效、交流轮岗等七项考核制度,校长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各校通过校本培训、教学研讨、师徒结对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素养,全县市县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总计183人,占教师总数的24%。三是常规管理规范教育行为,教研教改培育优秀人才。学校德育教育系列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课改教科研常态化,城关小学、城关镇小学、西营小学积极探索“五步教学法”“四环五步课型”“1122”等教学模式,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基本实现了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市教研室将城关镇小学编写的《快乐剪剪》《校园礼仪学》《校园舞》《花样体育》纳入地方特色教材在全市小学推广。四是安全工作保障校园平安,后勤服务呵护学生成长。安全管理落实“一岗双责,全员管理”责任制,建立了安全隐患日查制度和安全工作台账,落实学生日常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足额配备专业保安,配齐安保器械,实现了学生公共活动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营养餐全覆盖,质优量足,中厂小学、构扒小学、茅坪小学、仓上小学在两餐之间加课间餐点,进一步实施营养干预,学生吃得饱、吃得好。五是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优生率大幅上涨。2017年全县有4名小学生被评为安康市美德少年,3106人获得各级各类优秀、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特长学生等奖励。271人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表演、美术、计算机、书法等竞赛活动获奖。

针对评估考核中存在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缺编、办学行为不够规范、德育地位落得不实、学校管理缺乏精细化、新课程改革缺乏成果等问题,评估组要求各校要进一步落实教育方针,用素质教育引领教育发展;要强化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要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要扎实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升教研教改水平,提升学校内涵发展,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