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策略在矫治痴迷者过程中的应用
时间:2016-03-18 08:26作者:佚名来源:转载凯风网
笔者是一名反邪教社会志愿者,在帮教过程中发现,法轮功痴迷者在参加练功前通常有较明显的心理冲突过程,而坚持练功一段时间后自觉身心状态有显著改变,便相信并痴迷上了法轮功,导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通过对这些人员的人格特征分析,发现其比较普遍具有偏执、多疑、狭隘、自私、内向等人格特征。这些人员由于长期受李洪志及其经文的蛊惑、欺骗,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其思维判断能力已经严重偏离正常,给人一种“格格不入”或“脾气古怪”的感觉,造成法轮功痴迷者不能正常适应社会环境。探讨分析法轮功痴迷者的心理症结,有的放矢地对“法轮功”痴迷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进行科学的心理矫治非常有必要。
一、对法轮功痴迷者实施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
矫治和转化法轮功痴迷者是一项系统工程,心理干预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法轮功痴迷者矫治工作中运用较多的心理干预技术主要基于两方面的理论假设。一种假设是社会支持(包括资源支持和情感支持)能够增加法轮功痴迷者的应对资源,从而使其减少内心冲突,在此基础上达到行为转变的目的。另一种假设是法轮功痴迷者对生活事件存在严重的认知偏差,而反复出现功能应对行为,因此,在心理干预策略的运用上应注重通过认知调整来促成痴迷者的行为转变。
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TTM)是由Prochaska在80 年代初提出,目前在国际上已成为应用十分广泛的行为改变理论模型之一,由于它整合了若干个行为干预模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故又称为行为分阶段转变交叉理论模型。参照Prochaska的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我们可以将法轮功痴迷者矫治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1)前意向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轮功痴迷者通常没有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仍相信修炼法轮功不参与政治,对其宣扬的让修炼者做好人、强身健体、驱病治病、开天目、上层次、白日飞升、圆满升天、修成佛道神等深信不疑,在李洪志的精神控制下,修炼者完全没有了自己的判断能力,在认识上存在严重的偏差;因此,处在这一阶段的法轮功痴迷者大多是被动接受矫治的。
(2)意向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轮功痴迷者逐渐开始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比如:李洪志讲的“消业论”没能治好弟子们的病、留住弟子们的性命,“圆满说”无法兑现,“去情说”让弟子们割舍了亲情,寂寞难熬,甚至有些弟子开始“男女双修”,“形神全灭说”让弟子们毛骨悚然、心惊胆战。此时法轮功痴迷者的心理十分矛盾,既想摆脱法轮功的控制又顾虑重重,害怕放弃后会受到恶报和惩罚。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法轮功痴迷者在思想和情绪上波动较大。
(3)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轮功痴迷者开始愿意采取一些实际行动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能比较主动地接受矫治。
(4)行动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轮功痴迷者开始调整他们的行为、思维和情绪状态,并作出种种努力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行动阶段是整个矫治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忙碌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的中后期,常常能够观察到痴迷者采取了一些具体的行动来证明自己已经开始转变。
(5)维持阶段。在这一阶段,法轮功痴迷者的心理与行为仍不太稳定,他们还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复。对此,矫治人员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既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轻易否定矫治对象已经作出的种种努力。
二、法轮功痴迷者被矫治过程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法轮功痴迷者在矫治过程中出现的心理行为改变,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接受矫治的初期多数法轮功痴迷者处于心理冲突强烈的意识阶段。他们在接受一定时间的矫治后,往往对是否放弃对法轮功的依赖产生激烈的思想斗争与心理冲突。随着矫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他们开始逐渐认清法轮功的邪教本质,但对法轮功又心存畏惧,害怕接受矫治会受到法轮功的惩罚,此时如果在心理、生理上出现一些不适反应,如:失眠、恶梦、躯体疾病等,或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就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心理冲突,出现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紧张不安、极度焦虑甚至恐慌。
矫治实践中法轮功痴迷者心理与行为的转变是一个分阶段的渐进过程。在各个不同的阶段,矫治对象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矫治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矫治措施和心理干预策略,才能不断地推进矫治工作向帮教成功方向发展。
法轮功痴迷者心理与行为的转变具有不稳定性和反复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改变通常需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并且在此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内部与外部种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与反复。法轮功痴迷者长期受邪教的精神控制,更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作为矫治人员,不仅要有耐心,而且要善于识别矫治对象在心理行为上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及时调整干预策略。
三、针对法轮功痴迷者的心理干预策略和干预技术
参照动机分阶段理论,对处在前意向与意向阶段的矫治对象,心理干预的基本策略是帮助他们形成与增强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在以后的三个矫治阶段,心理干预的重点在于巩固矫治对象对行为改变的承诺,以制订与履行行为改变计划。在心理干预的具体实施上,主要采用动机访谈技术,同时综合运用内容反应、情感反应、意义反应等干预技术。动机访谈是目前国外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帮助个体实现行为改变的心理咨询技术。我们在借鉴运用此技术时应注意四个问题:
(1)表达共情。在对法轮功痴迷者实施动机访谈的过程中,矫治人员要善于使用言语和躯体语言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等表达共情,同时要借助反馈式倾听了解和认可矫治对象存在的矛盾冲突心理,在此基础上促使其下决心改变自身现有的问题行为。
(2)重视发展差异。基于认知失调理论,在动机访谈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不同痴迷者之间存在着发展差异,这将有利于探明和扩大痴迷者现有的问题行为和所追求的价值、信念之间存在的认知不平衡,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以促使痴迷者去认真考虑行为改变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要帮助痴迷者明确自己的目标。而一旦痴迷者深刻地领悟到自己追求的价值、信念与现有问题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便有可能从强烈的心理冲突中摆脱出来,进而作出着手改变自身问题行为的正确决策。
(3)妥善处理阻抗。与传统的理解不同,动机访谈过程中出现阻抗并不意味着他们反对或完全拒绝作出行为改变;相反,阻抗可被视作为法轮功痴迷者对行为改变持有不同看法的信号。倘若访谈中发生阻抗,矫治人员要避免与他们进行争论,而应当鼓励他们一起探讨新的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使他们能够自己去寻求答案和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4)维持与增强法轮功痴迷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对法轮功痴迷者的矫治过程中,维持与增强当事人的自我效能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动机访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由法轮功痴迷者本人而不是由矫治人员来选择和履行改变行为的计划。
挽救法轮功痴迷者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引入科学的心理干预将有利于提高矫治效果、加快矫治进程,尽快将那些被李洪志歪理邪说毒害的痴迷者们从陷阱中拉出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此法应予以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