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中共白河县委办公室 白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白河县2014年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CD-zfbmxzfb--xzfbwj-2014-0224 | 公开目录: | 县政府办文件 |
公开责任部门 | 白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白办发〔2014〕42号 | 成文日期: | 2014年06月30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4-07-04 00:00 |
各镇党委、镇人民政府,县委及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驻县各单位:
《白河县2014年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白河县委办公室 白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4年6月30日
白河县2014年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的战略目标,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抓好农村“八乱”治理,着力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重点建设好1个县级示范集镇(构扒镇)和3个特色试点村(中厂镇大坪村、石梯村、顺利村),各镇抓好集镇和一个示范村建设。
二、主要任务
按照“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抓点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全面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逐步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保护机制,实施一批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秀美村庄。
1.完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建设垃圾收集、回收设施,配备垃圾清运车辆,新建垃圾填埋场。新增垃圾车8辆、修建垃圾池150座,在原预算双创经费不变的基础上,按镇人口数每人年增加5元环卫经费,由各镇解决垃圾桶、垃圾箱等环卫设施,配齐保洁人员,实现镇辖区内集镇、社区、安置点垃圾收集、清运规范化运行目标。同步启动茅坪、西营、冷水3个镇垃圾填埋场工程建设和茅坪、冷水污水处理厂建设,力争年底前投入使用,加快中厂、构扒、茅坪等镇连接县城污水处理厂的管网铺设,建设中厂镇、构扒镇垃圾中转站。
2.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重点围绕集镇、农村社区、家庭院落,沿河沟、公路及周边区域,彻底清除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消除集镇垃圾乱扔、杂物乱堆、车辆乱停、广告乱贴(挂)、工地乱占、商品乱摆、柴草乱垛、污水乱流等“八乱”现象,整治取缔马路市场,清理沿街摆摊设点、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沿街商铺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管理,形成良好环境管理秩序。各镇要集中精力在7月份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各包村单位要迅速深入包建村指导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今后,每季度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并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和每周五义务大清扫活动,建立环境卫生保护长效机制,确保镇容村貌干净整洁。
3.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按照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构扒县级示范集镇和中厂镇大坪村、石梯村、顺利村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抓好旧房危房改造,村庄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污水无害处理,垃圾规范处理等建设任务,并有效提升村民生态文明素质,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制。
4.继续抓好改水改厕项目。积极争取农村改厕项目,完成年度农村改厕任务;采取修建化粪池、人造芦苇湿地的污水处理方式,治理汉江沿线城关、麻虎、冷水等镇的临江居民住户生活污水直排汉江。拆除集镇、社区旱厕,新建28座三类标准以上卫生公厕,解决如厕难。争取改水项目,解决饮水条件较差的集镇和社区(村庄)饮水难题。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集镇基础设施重点是加快道路硬化和排水排污管道、集镇农贸市场、停车场、休闲健身场所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改善集镇形象,提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硬件条件。今年,茅坪、仓上、西营、冷水4个镇要完成集贸市场规划建设,完成西营镇柳园路排污和硬化、小双集镇安置点排污和新修道路等工程。农村社区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重点完成西营栗园和天逸、仓上裴家、冷水花湾、宋家磨坪5个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城关中营、中厂顺利、麻虎松树、卡子黎明、宋家安建等5个小区排污、硬化工程,完成西营天逸、中厂迎新、茅坪四新3个小区河堤工程,完成冷水十里和川大、茅坪彭家、双丰天顺4个社区(安置点)的排污(水)、道路硬化工程。
6.加快推进绿化美化建设。各镇从辖区党政机关、镇属部门和驻镇单位绿化工作抓起,稳步推进集镇公共区域、道路、河道沟渠沿线及辖区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工作,加强对集镇、院落现有绿化树木、花草的管护,动员居民开展房前屋后庭院绿化,对重点区域实行补植增绿,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同时重点打造二级路沿线绿化示范带,新建一批高品质绿化小品和连片住户房前绿篱。各镇要自行筹资绿化境内公路2公里以上。试点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要达35%。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上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农业和城建工作的领导为副组长,县双创办、统筹办、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交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双创办,涂智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镇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主要领导要负总责,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把目标、任务、进度、措施层层分解,夯实责任,推进落实。同时,各镇要完善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制度,引导村委会、社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建村民理事会等方式,对群众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2.加大资金投入。一是加大涉农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各有关部门要将有关涉农项目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相结合,统筹安排,有序实施;二是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间资金投入,以镇政府为主体,组建农村环境卫生服务团队,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三是用足用活“一事一议”项目,多方争取资金用于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四是对有条件的镇和村,可在群众知情自愿的情况下,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适度向辖区厂矿企业、受益群众收取环卫费;五是积极动员能人大户捐资、捐助农村清洁工程。
3.强化部门协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不断完善农村清洁工程长效推进机制,定期开展环境联合集中整治活动,切实提高工作合力。各镇政府负责建立完善镇环卫监管机构,选聘保洁人员;推进村容村貌综合整治,落实清扫保洁、垃圾清运、设施维护等综合性任务;牵头、协调村级组织从社区居民和村民中适当收取卫生管理费,用于规范环境卫生管理。县双创办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同时抓好汉江沿线生活污水处理,配齐集镇、社区垃圾车(池)等环卫设施;抓好改厕项目及公厕建设。县发改局负责编报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县财政局负责农村环境整治必要的财政保障。县农业局负责统筹安排户用沼气、农民教育培训、农业产业融合、面源污染治理。县住建局负责编制镇村体系规划,分层次指导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好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内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抓好垃圾填埋场建设。县环保局负责编制农村人居环境规划;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县人社局负责将公益性岗位向农村清洁工程倾斜。县卫生局负责农村卫生院、卫生室医疗垃圾管理。县统筹办负责集镇、社区、安置点的排污、道路硬化、河堤、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抓好集镇农贸市场、广场、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县水利局要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与保护。县交通局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安全管理。
4.加强宣传引导。县双创办要指导各镇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县环保、农业、卫生等部门结合职能做好环境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县教体局组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进校园和“清洁家园、保护环境”等主题活动;各镇将卫生村、卫生示范户评比作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短信加强美丽乡村知识的宣传,真正使美丽乡村建设深入人心,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5.严格督查考核。县考核办、县双创办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培训、环境整治、资金保障、设施管护、日常清扫保洁、居民满意度、卫生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等列入考核内容。每季度由县双创办牵头对各镇农村清洁工程进行一次暗访考核;每半年由县考核办、双创办联合对各镇进行一次明查考核,考核情况纳入各镇综合考核结果,并与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补助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