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探索“四新”工作法,打造基层党建新格局

时间:2013-12-12 00:00作者:张丽娟来源:本站原创

城关镇针对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特点,不断创建载体,实行分类管理,以“四新”工作法为统揽,走出了一条依托基层组织加强基层社会管理的新路子,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载体,激活基层党建新活力。城关镇党委始终以科学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为原则,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服务水平。在农村,紧紧围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工作目标,通过采取强阵地、提素质、保资金等措施,确保了升级晋档工作的有序开展。其中,晋升“好”类村1个,“较好”类村1个,“一般”类村6个,巩固提升“较好”类村3个。在社区,持续推进“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党建主题创建活动,严格落实“三有一化”制度。一是逐步完善社区党组织主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的党建工作联创共建协调机制;二是充分调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组织参与热情,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确保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三是以党建带动团建,广泛发挥青年优势,巩固基层堡垒。

典型示范,探索管理服务新思路。结合“文明社区、和谐家园”党建主题活动,在清风、桥儿沟、狮子山三个社区先行试点,开展城市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创了社区社会管理服务的新模式。今年5月,在镇党委书记亲自带队下,两次赴湖北张湾区考察学习,借鉴街道社区管理创新网格化好经验、好做法,提高了认识,拓展了思路。同时,结合3个社区实际,科学制定方案与计划,通过调查摸底、划分网格、组建队伍、建立制度、集中评议等多个环节,形成“镇—社区—基础网格”三级便民网;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全覆盖、全方位的便民服务,打造“一社区一特色、一网格一亮点”的服务品牌。据统计,清风、桥儿沟、狮子山社区共划分网格23个,覆盖党员371名,覆盖率达到95%,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500余起,矛盾化解率达99%

上下联动,打造为民服务新渠道。构建一个网络,畅通服务渠道。建立镇机关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为群众集中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镇机关积极推行“AB岗”、“导办员”工作制度,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创新活动载体,为民服务到实处。在全县深入开展“包百村、联万户、帮发展、促和谐”及“群众路线调研”主题实践活动中,严格落实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管理制度、党员干部代理制、办事承诺制等工,为群众提供教育培训、信息咨询、医疗健康、矛盾调处等多项服务。据统计,全镇收到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并解决共计249个,为民办实事300余件。

健全制度,形成党建工作新局面。镇党委制定了《城关镇依法行政考核奖励制度》《城关镇2013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点》等,加强干部思想教育,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制定下发《关于城关镇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把社区党建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适应新形势、寻求新突破的切入点,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继《城关镇领导及干部签到制度》《城关镇机关干部管理制度》后,又创立了《推行“AB岗”、“导办员”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干部作风建设,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不断探索育人新机制,制定《城关镇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以“教方法、压担子、严管理、明方向”的原则,优化成长环境,促使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截至目前,该镇8名大学生村官中6人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7人担任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这一系列重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高了该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形成了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