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按照省、市统一要求,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坚持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方针,以“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为主题,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为主要内容,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目标,夯实五项举措,积极引导全县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更好地实现“白河梦”、为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贡献智慧和力量,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抓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县委对在非公经济人士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任组长,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工商联主席任副组长,县委办、统战部、工商联、经贸局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组成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县工作实际,明确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确保活动取得效果。7月中旬召开了动员大会,县委常委、统战部长高福宏作了动员讲话;县工商联宣读了《实施方案》;县经贸局和庆华化工有限公司、秦楚建设有限公司、永宏化工有限公司等3家非公企业负责人分别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整体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具体组织和指导,非公经济人士为活动主体的工作格局,呈现了活动健康有序、丰富多彩的势头。
抓文化建设,凝聚发展力量。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形象为载体的先进企业文化体系是引导非公经济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活动开展以来,各非公企业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软实力,展示了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兴达建设工程公司赞助冠名举办了全县职工摄影作品展和篮球赛,摄影展共收集500余幅作品展出100余幅,19支代表队参加了职工篮球赛;庆华化工有限公司会同旗下的六家企业精心组织的“激情方宇•飞扬庆华”企业文化建设专场文艺晚会在县影剧院隆重举行,吸引了8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神达汽车、秦楚建设公司等一批企业在“五一”、“七一”等重大节假日也结合各自的实际组织开展了系列庆祝活动,丰富了企业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抓扶贫帮困,履行社会责任。弘扬“光彩事业”精神,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既体现了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高尚情操,也是“扶贫济困、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今年7月底,在由县慈善协会发起的“慈善一日捐”活动中,全县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响应,踊跃捐款,部分外出务工能人在收到捐款倡议书后,纷纷打来电话,通过慈善专用账户汇入爱心捐款,累计募集资金50.52万元。李孝钰、卢林泉、刘和兴等10位非公经济人士被授予“慈善之家”荣誉称号。 8月23日 ,在白河县举行的捐资助学发放仪式上,非公经济人士捐资24.6万元,结对子帮扶106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永宏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永宏、创业能人钱从华等12位非公经济人士被授予“捐资助学爱心人士”。市政协委员、白河香城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林建荣个人捐资5万元为宋家中学购置15台电脑,极大改善了该校的办学条件。全县非公经济人士通过不同形式和途径献爱心,参与扶贫帮困、抗洪救灾、捐资助学等活动已成为自觉行动。
抓村企帮扶,促进共同发展。坚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鼓励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开发,积极开办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走出了一条村企互助、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由庆华化工有限公司和兴达建设公司投资兴建的白河县城关中营、仓上天宝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将土地进行集中流转,规模发展绿色产业,农民就地转变成工人,实现了村企双赢。卡子仓房村茶叶产业示范园、桂花村木瓜产业示范园,中厂晨合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厂苗木花卉产业示范园等已初具规模。冷水镇外出务工能人黄培山、管厚汉投资1300余万元,分别兴建汉旺养鸡场和利生园梅花鹿有限公司,现在不仅是一道农家观光旅游的风景线,而且已成为全县全民创业中兴办的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就业,更好的促进了农民增收。截至目前,以产业协会、产业大户为支撑,以农业示范园、家庭农场建设为抓手,非公企业“结对子”帮村发展农业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生根、发芽、壮大,有效推进了全县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特色产业品牌化效益化发展。
抓党团建设,夯实基层基础。非公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在企业职工群众中起着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对新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活动中,我们针对当前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基础薄弱的实际和新形势下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把党建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与企业生产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按照县委组织部两个100%要求(实现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覆盖率达100%,条件成熟和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100%),联合各企业主管部门,深入企业摸清党组织、党员、团员等具体情况,采取单独式、注入式、联合式、挂靠式等方式组建企业党支部13个,安排38名优秀党员到所辖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全覆盖。同时,以党建带团建、带工建、带妇建,大力发展企业团支部、工会,妇代会,健全完善相应制度,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为非公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