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660302)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及以上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专业化方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要求 |
继续学习专业 |
|
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 |
电气设备安装工 维修电工 |
电气设备安装工(三级) 维修电工(三级) |
高职: 1.电气自动化技术 2.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4.供用电技术 |
本科: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 |
电气设备安装工 维修电工 |
常用电机检修工(三级) 维修电工(三级) |
||
供用电系统运行与 维护 |
变电设备安装工 电气值班员 |
变电设备安装工(三级)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三级) |
||
电梯运行与维护 |
电梯安装维修工 |
电梯安装维修工(三级) |
注:每个专门化方向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同,任选一个工种,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电气自动化、输配电、电梯等生产应用的行业企业,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以及供用电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备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节能环保意识,拥有从事电气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2、培养规格
1).综合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职业能力
(1)行业通用能力:
①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安装图、绘制一般电气控制图的能力,具备现场操作能力;
②掌握电工、电子、机械等基本知识在电气控制设备中的应用,了解常用电气控制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③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的能力,会使用常用专业工具,具有熟练的专业基本操作技能;
④具备能阅读和理解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维修与保养相关说明书的能力;
⑤具有解决本专业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⑥具备使用常用电气CAD的能力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操作。
(2)职业特定能力:
①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具有安装、维护低压配电、动力和照明线路及其他电气设备的能力;能进行较复杂机械设备的配电板的配线以及电气设备的电气安装工作;能诊断、排除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及控制系统的电路及电气故障;能识读电气原理图;能对电气设备进行修理或更换零部件;会维护保养电工工具、仪表;能进行生产过程及其系统的控制、维护与管理;能进行电气设备的推广、应用及售后服务。
②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安装高低压柜等电气设备;安装调整机床装备;能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装配、测试、维修等;能组装、拆卸、检修各种控制电器;能安装、调试、维修各种机床控制电路;会维护保养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排除使用过程中的故障。
③供用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能进行变配电室(站、所)的安装与调试;检修送电、配电线路及设备,消除设备缺陷,排除设备故障;能进行高压设备检修及常规试验;能进行10KV以下线路的施工、维护;排除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能完成倒闸作业等变配电室(站、所)常规的值守工作;填写值班日志,填写安装、运行、检修设备技术记录。
④电梯运行与维护:具备能阅读和理解电梯设备的安装说明书的能力,具有电梯安装、调试及日常维护保养的能力;能熟悉、掌握电、扶梯检验规范及国家标准,对各种电、扶梯进行检测;掌握电梯设备维修中常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具有诊断电梯故障,排除电梯常见故障的能力;能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电梯的急修、年检、普通和重大维修、改造。
(3)跨行业职业能力:
①具有适应岗位变化的能力;
②具有企业管理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础能力;
③具有创新和创业的基础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1.德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经济与政治、哲学、法律等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基本观点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育,法纪法制教育,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具有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2.语文
本课程主要讲授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进行规范的听、说、读、写、查综合训练。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文艺著作和专业应用文;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具备初步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能熟练写作一般性文章和专业应用文;会搜集、整理信息材料、写规范汉字;能说较标准的普通话,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
3.数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初等数学(代数、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等)和必需的工程数学内容。培养学生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的使用、空间想象和简单实际应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逐步提高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和以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技打下一定的基础。
4.英语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教学重点,同时传授必要的外语语言知识。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能听懂简单的对话和短文,懂简单应用文。
5.计算机应用基础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6.体育与健康
本课程通过体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传授和有效的体育实践,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喜爱体育,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以及乐观、自信进取的心理品质。
7.NEFT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德,掌握创业的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毕业后自主就业、自我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专业(技能)课程
1、技能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
学期 |
学期周数 |
教学周数 |
考试 周数 |
机动 周数 |
||
周数 |
其中:综合的实践教学及教育活动周数 |
|||||
一 |
20 |
18 |
1(军训) |
1 |
1 |
|
1(入学教育) |
||||||
二 |
20 |
18 |
1(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
1 |
1 |
|
2(电气CAD) |
||||||
三 |
20 |
18 |
3(电力拖动与控制) |
1 |
1 |
|
四 |
20 |
18 |
1(PLC应用技术) |
1 |
1 |
|
五 |
20 |
18 |
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 |
1(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
1 |
1 |
1(单片机应用技术) |
||||||
1(液压与气动技术) |
||||||
5(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 |
1(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
|||||
1(电气设备安装调试) |
||||||
1(电气设备检修工艺) |
||||||
5(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
供用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
3(工厂供电) |
|||||
5(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
电梯运行与维护 |
3(电梯安装与调试) |
|||||
5(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
六 |
20 |
20 |
19(顶岗实习) |
/ |
/ |
|
1(毕业教育) |
/ |
/ |
||||
总计 |
120 |
110 |
37 |
5 |
5 |
2、专业主要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名称(课时) |
主要教学内容 |
能力要求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90) |
(1)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2)直流电路 (3)电容和电感 (4)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5)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6)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7)安全用电 |
(1)认识交、直流电源、基本电工仪器仪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熟悉电工实训室操作规程; (2)掌握电路基本概念和定理;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 (3)了解磁场、电感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能看懂电器元件的参数,会判断其好坏; (4)会使用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仪表; (5)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转换。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 (6)理解RLC串并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7)会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 (8)了解照明电路配电板的组成,了解电能表、开关、保护装置等器件的外部结构、性能和用途,会安装照明电路配电板;了解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了解保护接地的原理;掌握保护接零的方法。 |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105) |
(1)二极管及其应用 (2)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4)常用放大器 (5)数字电路基础 (6)组合逻辑电路 (7)触发器 (8)时序逻辑电路 |
(1)了解二极管结构、电路符号、引脚、伏安特性、主要参数,能在实践中合理使用二极管;会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 (2)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了解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会估算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 (3) 了解三极管电流放大特点;掌握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能识别引脚,了解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能合理使用三极管;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引脚和质量; (4)能识读和绘制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理解共射放大电路主要元件的作用; (5)了解放大器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了解小信号放大器性能指标的含义;会使用万用表调试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 (6)了解集成运放的电路基本概念,能识读由理想集成运放构成的常用电路; (7)了解集成运放的使用常识,会根据要求正确选用元器件;会安装和使用集成运放组成的应用电路;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应用; (8)理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区别; (9)掌握常见码制表示方法及转换; (10)掌握基本逻辑门的逻辑功能;会画电路符号,会使用真值表;了解门电路的型号、引脚功能等使用常识,会测试其逻辑功能;能合理选用集成门电路; (11)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熟悉JK触发器的电路符号;了解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边沿触发方式;会使用JK触发器; (12)了解寄存器、计数器的功能及计数器的类型;会安装电路,实现计数器的逻辑功能; (13)能根据电路正确选用元器件并装接功能电路。 |
电气CAD 技术 (60) |
(1) Auto CAD基础内容 (2)绘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3)电气接线图的绘制与识图 (4)电气平面布置图的绘制与识图 (5)电气CAD工程实践实例 |
(1)AutoCAD 2008的基本知识、基本图形元素的绘制、图形编辑、图形注释、图块与外部参照、自定义工作环境、图纸布局与打印; (2)能了解电气制图软件,电气图形分类电气图形特点,电气图绘制有关国家标准;了解电气图形符号了解文字符号与项目代号,了解电气图形布局; (3)能绘制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 (4)能规范完成电气接线图的绘制; (5)会电气平面布置图的绘制与识图; (6)能绘制和读懂一般工程电气实例图。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60) |
(1)检测与传感器的基础知识 (2)应变式传感器 (3)温度传感器 (4)电容式传感器 (5)电感式传感器 (6)压电式传感器 (7)磁电式传感器 (8)光电式和光纤式传感器 (9)辐射式传感器 |
(1)掌握传感器的基础知识,了解检测的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 (2)掌握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3)会识别不同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及其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地位;能够正确使用温度传感器,了解温度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4)会地识别各种电容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准确地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5)会地识别各种电感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了解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6)会识别各种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准确判断出传感器的好坏,了解压电式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7)理解磁电式传感器、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和转换电路,并掌握其性能性点; (8)掌握各种光电式和光纤式传感器的工作特性和功能,能够根据要求分析传感器工作电路; (9)正确识别各种超声波传感器及其特点和其在整个工作系统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分析辐射式传感器的应用场合。能够准确判断出常用的辐射式传感器的好坏。 |
电力拖动与控制 (150) |
(1)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电气控制原则与基本控制环节; (3)电气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与原理图的识读; (4)控制线路布线步骤和工艺; (5)典型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 (6)机床线路电气原理、布置图、安装接线图和机床的工作过程; (7)机床线路故障排除 |
(1)初步掌握交、直流电动机与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铭牌数据的意义;了解交、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起动、制动和调速方法; (3)具备使用、检测和维护三相电机的基础技能,初步掌握交、直流电 动机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 (4)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名称、种类、型号、构造、用途和工作过程; (5)具备查阅产品样本与手册,合理选择电动机与常用低压电器的能力; (6)熟悉低压电器的安装、接线、拆装、修理、调整; (7)初步理解电气控制原则中时间原则、速度原则、电流原则、电势原 则与行程原则; (8)能读懂并分析常用生产机械电气原理图和接线图的能力; (9)能根据基本控制线路原理安装元器件,能看懂接线图 (多种表示 方法) 并能按原理图、接线图布线; (10)掌握控制线路软、硬线布线步骤和工艺,会检查线路的正确性, 具有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故障分析的能力,会排除简单的故障; (11)熟悉车床等机床线路电气原理、布置图、安装接线图和机床的工 作过程; (12)能观察出机床常见电气故障,会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 (13)会用电阻法、电压法、通电检查法、断电检查法、短接法等方法排除车床等机床的各种电器故障和线路故障。 |
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 (60) |
(1)电力电子器件 (2)变频调速原理 (3)变频器的选用 (4)变频技术的综合应用 (5)变频技术实训 |
(1)理解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工作原理等; (2)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开发; (3)掌握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变频器的分类、主电路及其变频调速系统、正弦脉宽调制变频器及其调速系统; (4)会选择、安装变频器,会变频器的接线、能根据功能需要,调节变频器的参数、掌握变频器的抗干扰技术; (5)会设置变频器的参数,会调试操作与控制,能综合调试简单的PLC、变频器和触摸屏系统; |
PLC应用技术 (32) |
(1)PLC的基础知识; (2)PLC的基本指令系统; (3)PLC功能图与步进梯形图设计; (4)PLC的功能指令的简单应用; (5)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及调试; (6)PLC的工业应用实例。 |
(1)了解PLC的发展、应用及其性能指标; (2)了解PLC的种类、应用特点,熟悉PLC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3)掌握PLC的基本配置、内部资源及系统输入、输出口的分配; (4)掌握典型PLC指令代码及程序编制的知识,能够根据实际控制要 绘制功能图及功能图转换成梯形图的方法;初步具备编制PLC控制程序 的能力; (5)了解PLC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掌握指令中触点串联、并联功能; (6)能正确安装PLC,正确完成外部的接线; (7)初步了解PLC的通信原理、通信方式、组网及组态控制; (8)熟悉PLC接口技术,具备正确使用PLC实现电气控制的初步能力; 会观察实训现象,编制、调试、运行程序,使用编程软件; (9)掌握采用PLC控制的电动机的点动、连续、正反转控制,星形三角 形起动控制; (10)掌握机械手系统的分析思路并能够根据工作流程编程、调试系统; (11)掌握交通灯控制系统的功能及将复杂程序简单化的方法并能够结 构化地设计用户程序; (12)会查阅PLC 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手册,借助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手册 查阅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 (13)能够阅读和分析实际应用程序与梯形图; (14)能够在生产现场正确安装PLC和正确完成接线; (15)能够在生产现场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调试、维护PLC系统。
|
电气设备质量管理与控制 (32) |
(1)生产一线电气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 (2)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的规范; (3)电气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理论; (4)电气设备质量管理的一般方法; (5)电气设备质量标准及检验试验方法。 |
(1)了解企业设备管理的相关知识,具有电气设备管理的初步能力; (2)掌握电气设备维护保养的规范,具备计划、组织、实施机电设备维 护保养的初步能力; (3)熟悉企业生产电气设备质量管理体系和相关理论; (4)熟悉电气设备质量管理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5)熟悉企业目前常用的几种电气设备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6)具备制造类企业电气设备质量管理、质量分析和质量控制的初步能力; (7)具备一定的企业电气设备质量管理及监督体系的建立及实施能力; (8)初步掌握企业电气设备质量标准及检验试验方法; |
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62) |
(1)杆件的静力分析 (2)直杆的基本变形 (3)工程材料 (4)连接 (5)机构 (6)机械传动 (7)支承零部件 (8)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9)钳工实训 |
(1)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承载能力,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要求、能理解力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会建立平衡方程并计算未知力; (2)理解杆件静力学的概念; (3)了解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和应用;了解钢的热处理的目的、分类和应用;了解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的特性、分类和应用;了解其他新型工程材料的应用;会选择常用机械工程材料及运用原则; (4)了解连接的类型与应用; (5)认识平面机构;了解机械设备中机构的结构与运动; (6)了解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类型和应用; (7)了解支撑零部件的分类、特点和应用; (8)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的危险零部件;了解机械伤害的成因及防护措施; (9)能使用钳工工卡量具进行简单加工。 |
单片机应用技术 (62) |
(1)认识单片机及其开发工具 (2)单片机输出控制电路的制作 (3)交通灯控制电路的制作 (4)点阵显示电路的制作 (5)地震报警器的制作 (6)电子时钟的制作 (7)温度测量电路的制作 (8)单片机串行口收发电路的制作 |
(1)了解数制与编码的知识,熟悉单片机的应用,掌握了解MCS-51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及其功能,了解单片机开发系统常用工具,掌握仿真开发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2)了解MCS-51单片机I/O口,熟悉MCS-51单片机常用输出接口电路的使用,MCS-51单片机内部硬件资源,掌握程序编写及相关指令的应用。能够制作广告灯电路、音频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会简单程序的调试和烧写技术; (3)了解MCS-51单片机输入电路,掌握相关指令使用;能够制作开关状态指示电路、交通灯控制电路,学会对应的程序调试与烧写技术; (4)了解点阵显示模块的结构及引脚功能,掌握点阵显示电路的显示方式及编程方法,能运用相关指令;熟悉认识点阵显示模块,能够制作点阵显示电路; (5)熟悉MCS-51单片机中断系统,熟悉相关指令的使用方法; (6)熟悉LED数码管接口电路及编程方法,熟悉键盘接口电路及编程方法,了解MCS-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掌握相关指令的使用; (7)了解系统扩展、A/D电路接口的应用,能够制作A/D转换电路、温度测量电路的制作; (8)了解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结构,熟悉MCS-51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及应用,掌握RS-232电平转换及与PC机的接口电路的使用方法。 |
液压与气动技术 (62) |
(1)液压传动基础知识 (2)液压动力元件与执行元件 (3)液压控制元件及辅助元件 (4)基本液压回路和典型液压回路 (5)气源系统及空气净化装置和气动执行元件 (6)气动控制元件 (7)气动程序控制系统 (8)电气动程序控制 |
(1)掌握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液体静压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理解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了解液压系统中压力及流量损失产生的原因;了解液压油的性质; (2)掌握液压泵的工作原理、熟悉液压泵的主要参数、能够正确地选用泵;掌握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掌握液压缸的推力和速度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液压泵和液压缸的职能符号; (3)熟练掌握换向阀的功能、工作原理、结构、操纵方式和常用滑阀中位机能特点;掌握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熟悉节流阀与调速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掌握各种辅助元件的作用和符号; (4)掌握换向回路、调压回路、卸荷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调速回路、增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的工作原理、功能及回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学会识读和分析液压典型回路的方法;能对液压基本回路进行故障分析; (5)了解压缩空气及气动系统的组成、气源装置和辅助元件的工作原理;掌握气缸的工作原理,选用常用普通气缸和特殊气缸; (6)掌握常用方向控制阀、梭阀、双压阀、快排阀、节流阀和减压阀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熟练掌握气动控制元件和各种辅助元件的职能符号; (7)能够按训练项目要求设计气动控制回路图、正确认识选用气动元件、正确组装气动回路、能调整回路至要求状态、运行正常并排除故障; (8)掌握电气-气动程序回路的基本设计方法,会识读控制电路及气动回路图。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62) |
(1)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结构、工作过程及应用特点; (2)典型自动化设备运行控制及维护技术; (3)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控制及维护技术。 |
(1)能说出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联系; (2)能说出典型的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中主要控制技术及电气系统的工作过程; (3)会正确操作和维护典型的自动化设备及自动化生产线; (4)能分析和排除自动化设备及生产线的一般故障。 |
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 (62) |
(1)二次接线图 (2)控制信号回路 (3)互感器的运行 (4)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 (5)电工检修基本技能 (6)低压配线工艺 (7)高压电器检修 (8)低压电器检修 (9)母线与电缆检修 (10)二次线装配与检修 (11)变压器检修 |
(1)掌握各种二次接线图的绘制规则和画法,能设计简单的安装接线图; (2)掌握各种控制信号回路的接线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分析各种故障; (3)掌握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各种接线和运行注意事项; (4)了解各种接地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5)能进行电工检修; (6)掌握低压配线工艺; (7)掌握母线和电缆的检修; (8)掌握高、低压电器检修; (9)熟悉变压器、同步发电机以及二次线路的装配检修; (10)熟悉电气设备的运行特点和检修维护要点及常见故障类型。
|
工厂 供电 (122) |
(1)工厂供电概述 (2)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3)供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 (4)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5)电器和导线的选择 (6)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 (7)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8)工厂的电气照明 (9)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
(1)了解供配电工作的意义、要求及任务;初步理解供配电系统及其电源和负荷;掌握标准电压和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2)了解高低压熔断器和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和互感器以及高低压成套配电装置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掌握其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及型号和规格; (3)理解工业企业变配电所的典型接线方案,了解其结构与布置;理解高低压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了解其结构与敷设; (4) 理解负荷曲线的有关概念;掌握常用的负荷计算方法;理解短路电流的有关概念,掌握常用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欧姆值法和标么值法) ;了解短路电流的电动力效应和热效应;理解电力变压器的容量和过负荷能力;了解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 (5)掌握高低压电器和载流导体的选择与校验方法; (6)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任务和要求;了解常用的保护继电器; (7)掌握高压电力线路和电力变压器的常用继电保护方式; (8)理解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信号系统以及二次回路的接线图; (9)了解过电压和防雷的基本概念; |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护 (32) |
(1)照明室内配线; (2)常用照明灯安装与调试; (3)小型量电、配电装置安装与调试; (4)简单照明线路设计; (5)室内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 |
(1)会线管的切割、连接和安装;了解管线线路的特点和要求;钢管敷设工艺;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平面图; (2)掌握硬塑料管管线线路的特点和要求;掌握硬塑料管敷设工艺;能识读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平面图;能明敷硬塑料线管及穿线; (3)了解明敷护套线线路的特点和要求;掌握护套线线路安装工艺;能够识读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平面图;能进行一控一照明灯明敷护套线线路的安装; (4)掌握塑料槽板线路的特点和要求;能识读建筑电气、照明安装平面图;能进行一控一照明灯塑料槽板线路的安装; (5)掌握二控一照明线路、多控一照明灯线路、声控延时照明灯线路的工作原理;能熟练进行常用照明灯、二控一照明灯管线线路安装与调试; (6)掌握荧光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荧光灯的品种规格、荧光灯灯座的种类;熟悉荧光灯电路的防闪烁;能进行荧光灯护套线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7)能进行高压汞灯塑管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8)了解量电、配电装置的概况;掌握模数式组合配电箱、模数式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会电能、电功率的计算;能进行小型量电、配电装置安装与调试; (9)能熟练进行电气照明施工图的识读;会分路配电装置、简单照明线路的设计 (10)能熟练进行室内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会照明电气线路的检测和故障检修。 |
安全用电及用电管理 (32) |
(1)人体触电及防护措施,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的知识; (2)雷电及防雷知识; (3)输配电线路及高压变配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知识; (4)用电设备的安全与使用; (5)火灾与爆炸的知识; (6)触电急救和外伤救护的知识; (7)电气防火和防爆的措施; (8)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
(1)了解用电事故的一般原因及规律,增强安全意识;人体触电的形式及电流对人体的影响,理解安全电流、电压等关键词;掌握现场急救的方法及原则。 (2)了解屏护类型及安装要求;知道线路安全间距;掌握安全色及安全标志含义。 (3)理解绝缘防护的定义及绝缘材料类别;理解绝缘性能及绝缘事故产生原因。掌握电气工作安全用具的使用及安全操作。 (4)掌握保护接地的应用,会选择合适的接地电阻;能灵活选用接地体,了解施工方法。理解TN系统的含义、分类接法及应用范围;理解重复接地的意义和要求。 (5)掌握漏电保护装置在不同系统中的接线方法及安装要求;了解漏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6)了解防护原理及防雷装置的应用;防雷与接地;掌握人身防雷常识; 了解击穿保险器的应用;过电压保护器的使用及检验方法。 (7)了解击穿保险器的应用;过电压保护器的使用及检验方法。 (8)掌握电气防火与防暴措施;掌握电器灭火的方法,会使用灭火器;了解防爆设备的选用要求。 (9)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掌握静电防护措施。 (10)了解常见变配电设备外形及用途;了解变配电设备的维护项目及要求。 (11)了解室外线路的巡查项目及内容;掌握进户线路安全措施及巡查内容;了解线缆的安全载流量。 (12)了解电机使用检查及维护;掌握家庭用电安全常识;能进行简单的家庭电路检修。 (13)了解值班员的岗位责任及工作注意事项;掌握停电作业的安全规定;掌握低压带电工作的安全规定。 (14)习惯性违章的检查;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工厂厂房安全用电定期检查;用电事故的调查方法、措施及处理;熟知用电事故调查处理法规。 |
电梯结构与原理 (32) |
(1)电梯概述 (2)电梯基础知识 (3)电梯工作原理与运动分析 (4)曳引系统主要设备与装置 (5)轿厢与门系统 (6)导向与重量平衡系统 (7)安全保护系统 (8)自动扶梯与自由人行道 |
(1)了解电梯历史与发展;了解我国电梯历史与发展;了解电梯技术发展方向; (2)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掌握电梯主要参数;了解电梯分类;了解电梯型号的编制方法;掌握电梯的性能要求;掌握电梯常用名词术语;了解电梯与建筑物的关系;了解电梯相关标准法规; (3)掌握提升原理;掌握电梯的曳引能力;掌握对重匹配分析;掌握曳引传动型;了解电梯运行的舒适性要求; (4)掌握曳引机分类及特点;掌握制动器作用、工作特点、安装位置与结构特点、制动器结构与原理、选用原则;了解减速器、联轴器、曳引轮、曳引钢丝绳的作用; (5)掌握轿厢的结构及要求;掌握轿厢的层门、轿门的型式与结构;掌握开关门机构的特点; (6)掌握导向与重量平衡系统的作用;了解导轨的连接与固定;了解导靴的结构;了解导轨架的结构;了解重量平衡系统的结构与原理; (7)掌握防超越行程的保护,防电梯超速和断绳的保护,防人员坠落保护,缓冲装置和安全钳,报警和救援装置,停止开关和检修运行装置,消防装置,防机械伤害装置,电气保护装置的作用、结构和原理; (8)了解自动扶梯与自由人行道的概念。 |
电梯安装与调试 (122) |
(1)电梯安装概述 (2)电梯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3)电梯机械部分的安装 (4)电梯电气部分的安装 (5)电梯的试运行和调整 (6)电梯试运行和调整后的检测与试验 (7)电梯安装和调整中的安全技术与安全注意事项 (8)电梯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工程回访与服务 |
(1)掌握电梯的基本构成、参数;电梯的主要参数以及我国对电梯主要参数及其规格尺寸的标准规定。了解电梯与建筑物的关系。电梯对井道机房的要求;电梯土建技术要求;电梯安装的基本工艺流程。 (2)会安装现场查勘;了解电梯机房、井道土建情况;落实现场的基本施工条件;制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的原則;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设备清点与吊运;设备的开箱清点;设备吊运、堆放; 脚手架搭设;施工技术与安全的交底; (3)会井道测量与放线;会井道测量与放线的依据样板架的制作与安置;掌握井道测量及标准线确定;会导轨、层门、轿厢、轿门、对重装置、曳引绳、缓冲器、补偿装置安装; (4)会电气系统各装置的布置;会机房内电气的安装、布线、安全保护装置安装; (5)掌握电梯调试的原则;电梯调试前的准备;电梯慢车调试;电梯快车调试;交流电梯调速系统的调整;直流电梯调速系统的调整;微机控制交流电梯调速系统的调整; (6)掌握分项工程安装规范化的质量检测;电梯试运行的检测与试验; (7)电梯安装、调试中安全的一般规定;电梯安装的安全技术与安全注意事项;电梯调整和试运行的安全技术与安全注意事项; (8)电梯安装工程的竣工验收;电梯的交付使用;电梯交付使用后的工程回访与服务。 |
电梯维修与保养 (32) |
(1)电梯维修基础 (2)曳引系统的修理 (3)门系统的修理 (4)导向系统的修理 (5)超速保护系统的调整 (6)电梯常见故障处理 (7)电梯保养 (8)电梯的报废 |
(1)了解电梯的使用管理和维修周期;掌握电梯维修基本步骤;电梯维修安全注意事项;会使用电梯安装工具;电梯维修基本步骤; (2)会进行电磁制动器的分解、装配及调整;会进行曳引电动机的拆卸、装配及同心度校正;会进行曳引机密封圈的更换;会进行曳引轮的更换;会进行蜗轮的拆装与调节;会进行蜗杆轴承的更换; (3)会进行直流门机、厅门的调节; (4)会进行导轨的测量、拆卸和调整;会电梯舒适感的调整; (5)会进行限速器的调整;安全钳的调整; (6)会进行电梯故障的类别识别及检修;会使用电梯故障检修常用仪表;熟悉电梯各部件常见故障及排除实例;能熟练进行电梯事故的预防; (7)会进行电梯保养中的润滑、调整、清洁; (8)掌握电梯报废的原则。 |
电气设备安装工 (150) |
电气设备安装工四级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 |
具备电气设备安装工中级工的水平。 |
常用电机检修工 (150) |
常用电机检修工四级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 |
具备常用电机检修工中级工的水平。 |
变电设备安装工 (150) |
变电设备安装工四级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 |
具备变电设备安装工中级工的水平。 |
维修电工 (150) |
维修电工四级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 |
具备维修电工中级工的水平。 |
电气值班员 (150) |
电气值班员四级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 |
具备电气值班员中级工的水平。 |
电梯安装维修工 (150) |
电梯安装维修工四级职业标准要求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 |
具备电梯安装维修工中级工的水平。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课 程 类 别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学时数 |
|||||||||||||||||
课时 |
学分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20周 |
|||||||||||||||
16周 |
2周 |
15周 |
3周 |
15周 |
3周 |
15周 |
3周 |
8周 |
10周 |
20周 |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德 育 课 |
必修 |
职业生涯规划 |
32 |
2 |
2 |
|
|
|
|
|
|
|
|
|
|
|||
2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0 |
2 |
|
|
2 |
|
|
|
|
|
|
|
|
||||||
3 |
经济政治与社会 |
30 |
2 |
|
|
|
|
2 |
|
|
|
|
|
|
||||||
4 |
哲学与人生 |
30 |
2 |
|
|
|
|
|
|
2 |
|
|
|
|
||||||
5 |
限选 |
心理健康 |
32 |
2 |
|
|
|
|
|
|
|
|
4 |
|
|
|||||
6 |
职业健康与安全 |
|||||||||||||||||||
7 |
环保教育 |
|||||||||||||||||||
8 |
文 化 课 |
必修 |
语文 |
244 |
15 |
4 |
|
4 |
|
4 |
|
4 |
|
|
|
|
||||
9 |
数学 |
214 |
13 |
4 |
|
3 |
|
3 |
|
4 |
|
|
|
|
||||||
10 |
英语 |
214 |
13 |
4 |
|
3 |
|
3 |
|
4 |
|
|
|
|
||||||
11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124 |
7 |
4 |
|
4 |
|
|
|
|
|
|
|
|
||||||
12 |
体育与健康 |
138 |
8 |
2 |
|
2 |
|
2 |
|
2 |
|
2 |
|
|
||||||
13 |
艺术 |
30 |
2 |
|
|
1 |
|
1 |
|
|
|
|
|
|
||||||
14 |
限选 |
物理 |
78 |
4 |
3 |
|
2 |
|
|
|
|
|
|
|
|
|||||
15 |
化学 |
|||||||||||||||||||
16 |
任选课程 |
62 |
3 |
2 |
|
|
|
2 |
|
|
|
|
|
|
||||||
公共基础课总学时 |
1258 |
75 |
25 |
|
21 |
|
15 |
|
16 |
|
6 |
|
|
|||||||
专业 技能 课程 |
17 |
基础平台 课程 |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
80 |
5 |
5 |
|
|
|
|
|
|
|
|
|
|
||||
18 |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
105 |
5 |
|
|
5 |
1周 |
|
|
|
|
|
|
|
||||||
19 |
电气CAD技术 |
60 |
3 |
|
|
|
2周 |
|
|
|
|
|
|
|
||||||
20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
60 |
3 |
|
|
|
|
4 |
|
|
|
|
|
|
||||||
21 |
电力拖动与控制 |
150 |
9 |
|
|
|
|
4 |
3周 |
|
|
|
|
|
||||||
22 |
变频调速技术及应用 |
60 |
3 |
|
|
|
|
|
|
4 |
|
|
|
|
||||||
23 |
PLC应用技术 |
150 |
8 |
|
|
|
|
|
|
4 |
3周 |
|
|
|
||||||
24 |
电气设备质量管理与控制 |
32 |
2 |
|
|
|
|
|
|
|
|
4 |
|
|
||||||
专业 技能 课程
|
25 |
技能方向课程 |
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 |
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
62 |
4 |
|
|
|
|
|
|
|
|
4 |
1周 |
|
|||
26 |
单片机应用技术 |
62 |
4 |
|
|
|
|
|
|
|
|
4 |
1周 |
|
||||||
27 |
液压与气动技术 |
62 |
4 |
|
|
|
|
|
|
|
|
4 |
1周 |
|
||||||
28 |
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150 |
8 |
|
|
|
|
|
|
|
|
|
5周 |
|
||||||
29 |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 |
机械常识与钳工实训 |
62 |
4 |
|
|
|
|
|
|
|
|
4 |
1周 |
|
|||||
30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62 |
4 |
|
|
|
|
|
|
|
|
4 |
1周 |
|
||||||
31 |
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 |
62 |
4 |
|
|
|
|
|
|
|
|
4 |
1周 |
|
||||||
32 |
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150 |
8 |
|
|
|
|
|
|
|
|
|
5周 |
|
||||||
33 |
供用电系统运行与维护 |
工厂供电 |
122 |
7 |
|
|
|
|
|
|
|
|
4 |
3周 |
|
|||||
34 |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护 |
32 |
2 |
|
|
|
|
|
|
|
|
4 |
|
|
||||||
35 |
安全用电及用电管理 |
32 |
2 |
|
|
|
|
|
|
|
|
4 |
|
|
||||||
36 |
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150 |
8 |
|
|
|
|
|
|
|
|
|
5周 |
|
||||||
37 |
电梯运行与维护 |
电梯结构与原理 |
32 |
2 |
|
|
|
|
|
|
|
|
4 |
|
|
|||||
38 |
电梯安装与调试 |
122 |
7 |
|
|
|
|
|
|
|
|
4 |
3周 |
|
||||||
39 |
电梯维修与保养 |
32 |
2 |
|
|
|
|
|
|
|
|
4 |
|
|
||||||
40 |
中级工训练与考级 |
150 |
8 |
|
|
|
|
|
|
|
|
|
5周 |
|
||||||
小计 |
1033 |
58 |
5 |
|
5 |
3周 |
8 |
3周 |
8 |
3周 |
16 |
8周 |
|
|||||||
41 |
专业任选课程 |
社会实践活动 |
60 |
2 |
|
|
|
|
|
|
|
|
|
2周 |
|
|||||
42 |
专业技能类选修 |
213 |
13 |
|
|
2 |
|
5 |
|
4 |
|
6 |
|
|
||||||
小计 |
273 |
15 |
|
|
2 |
|
5 |
|
4 |
|
6 |
|
|
|||||||
顶岗实习 |
570 |
19 |
|
|
|
|
|
|
|
|
|
|
19周 |
|||||||
其他教育活动 |
专业知识与入学教育 |
30 |
1 |
|
1周 |
|
|
|
|
|
|
|
|
|
||||||
军训 |
30 |
1 |
|
1周 |
|
|
|
|
|
|
|
|
|
|||||||
毕业教育 |
30 |
1 |
|
|
|
|
|
|
|
|
|
|
1周 |
|||||||
小计 |
90 |
3 |
|
2周 |
|
|
|
|
|
|
|
|
1周 |
|||||||
|
合计 |
3224 |
170 |
30 |
2周 |
30 |
3周 |
30 |
3周 |
28 |
3周 |
28 |
10周 |
20周 |
注:1.总学时3224。其中公共基础必修和限选课程(含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学时为1302,占比40.3%;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占比为59.7%;任意选修课335学时左右,占比为10.4%。2.总学分170。学分计算办法:第1至第5学期每学期16-18学时记1学分;校内实训1周计1.5学分;军训、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毕业教育、顶岗实训等活动1周记1学分,共5学分。
八、实施保障
(一)专业教师基本要求
1.具有大学机电、电气或自动化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及以上证书。
2.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业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副高以上职称;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不低于1:36;专任专业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90%以上,高级职称15%以上。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60%以上,或取得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中级以上职称30%以上,或获得相关行业执业资格6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10%-40%,6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3.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每二年应有不少于三个月的企业实践,应对本专业课程有较全面的了解,有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熟悉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具备“双师”素质,能实施现代职教课程改革。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电气行业发展需求。
4、我校现有电气运行类专业教师9人。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100%,高级职称教师4人,占44.4%,双师型教师9人,占100%,省级教学能手3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师中大部分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有一定学术水平。掌握了本行业的发展动态、生产一线急需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及规格需求,能将行业中的新知识、新技术等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并。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理论与实践有较全面的把握能力。
(二)实训(实验)基本条件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及课程设置的需要,按每班35名学生为基准,校内实训(实验)教学功能室配置如下:
教学功能室 |
主要设备名称 |
数量(台/套) |
规格和技术的特殊要求 |
电工基本技能实训 |
1、通用电工实验台 |
18 |
/ |
2、电工常用仪表 |
35 |
/ |
|
3、电工常用工具(全套) |
35 |
/ |
|
4、安全用电(橡皮人、消防用具) |
35 |
/ |
|
电子基本技能 实训 |
1、模拟/、数字电路实验台 |
18 |
/ |
2、电子焊接工具 |
35 |
/ |
|
3、电子常用仪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35 |
/ |
|
4、功率器件特性测试仪器 |
2 |
/ |
|
电气CAD实训 |
1、计算机 |
35 |
/ |
2、CAD软件 |
35 |
/ |
|
传感器技术 实验 |
1、传感器系统实验台 |
18 |
10种以上传感器 |
2、相关检测仪器 |
18 |
/ |
|
电力拖动与控制实训 |
1、照明电路实训安装板 |
35 |
/ |
2、电力拖动控制实训安装板 |
35 |
/ |
|
3、智能化机床控制实训装置 |
35 |
车床、钻床、磨床、镗床、铣床中任意两种以上 |
|
4、电气线路排故障装置 |
35 |
/ |
|
PLC与变频器应用实训 |
1、PLC综合实训台 |
18 |
I/O点数不少于24点 |
2、计算机(各控制软件) |
18 |
/ |
|
3、触摸屏模块 |
18 |
/ |
|
4、步进电机控制模块 |
18 |
/ |
|
5、变频器模块 |
18 |
/ |
|
钳工实训 |
1、钳工操作台 |
35 |
/ |
2、台钻 |
35 |
/ |
|
3、钳工工卡量具 |
35 |
/ |
|
单片机实训 |
1、单片机实验箱或实训台 |
35 |
/ |
2、计算机 |
35 |
/ |
|
液压与气动 实训 |
1、液压与气动实训台 |
18 |
/ |
2、液压元件、气动元件、电气元件等 |
18 |
/ |
|
3、气动液压专用工具 |
18 |
/ |
|
4、计算机 |
18 |
/ |
|
自动生产线 实训 |
1、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装置 |
12 |
/ |
2、计算机 |
12 |
/ |
|
电梯实训 |
1、仿真电梯 |
3 |
采用透明结构 |
2、实物电梯 |
2 |
结构要求与真实电梯基本一致 |
|
3、电梯安装与调试工具 |
10 |
/ |
|
4、安全工具 |
35 |
/ |
注:1、本表中所列为主要实训(实验)设备,一些辅助设备并未在本表中列出。2、成套实训台都是两工位的(两位同学为一组进行实训)。
(三)教学资源
根据课程设计要求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规划教材,鼓励与企业专家合作,依据课程的整体设计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遵循教学资源完整与有效原则,配套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单元教学设计,配套数字化教学课件、任务演示和教学等教学资源。学校有各类图书6万册,计算机320台。学校图书室现有专业课书籍1000余册,基础课书籍2000余册。
(四)教学方法
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法,技能课教学过程中采用示范讲解、练习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把教师讲授、自主学习与探究很好地结合起来,提高学习效率。强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教”向“学”转变;二是从“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教学方法上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五)学习评价
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建立多种形式的考试、考查,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为学生创造多元才能的机会。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考查与考试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实施课堂观察记录、表现性评价;学生、家长、教师参与的开放性评价;学校、学生设立单项奖励评价等形式。
(六)质量管理
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1)学生基本素质
学生思想素质、专业素质过得硬,纪律性强。文化课考试考核合格率在96%以上。
(2)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
①本专业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传统文化素养。②能适应现代制造行业改革与发展需要,能胜任各类相关企业工作。③文化课考试本专业学生的通过率为98.5%。④学生在省、市技能比赛中成绩优异。
(3)就业率与就业竞争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其中对口就业率达95%。
目前该专业人才市场现状是供不应求,但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4)专业社会声誉
①社会用人单位评价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吃苦敬业、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适应能力强、专业素质好、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比较强。②声誉好,家长满意率高。
九、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达到以下规定,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1.修完规定的所有课程,成绩合格。
2.获得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合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毕业见习实习按要求完成,成绩合格。
十、附录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