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崎岖的通村公路到达安槐村五组半山腰,一排整齐的小洋房映入眼帘。刘传常在自家商店的货架前整理着各类货物,嘴里哼着愉悦的小曲儿。
“这个单身汉儿挺有本事的,勤快肯吃苦,一个人不仅把老老母亲照看的很好,日子也过的红红火火的”。提起刘传常,村里人不禁竖起大拇指,都打趣着叫他“刘老板”。现年54岁的刘传常是白河县城关镇安槐村五组村民,家中除了他,还有一位81岁的老母亲。因为刘母年老多病,家里没有安全住房,又无妻子儿女,他被村里评为村里的低保贫困户。刘传常决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叩开致富之门。
“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如果不是老母亲离不开我,我的日子也不会过成这样,要让我在家等着政府来帮助,我自己良心也过不去。”刘传常不等不靠,定下心来搞发展,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帮扶指导下,他种2亩玉米、2亩甘蔗,1.5亩芝麻,喂了4头猪,农闲时用三轮车跑跑运输,逢年过节贩卖水果,日子过得充实而红火。去年,通过出售猪肉和跑运输、卖水果就为他带来了近1000元的经济收益。加上卖芝麻、甘蔗酒,农闲时打点零工,一年能有近1.5万元的收入。
“国家的政策是好,我有手有脚,不能光等着国家来扶持,靠谁不如靠自己嘛,趁自己还能劳动就多做一点,不给政府添负担。”对于脱贫致富,刘传常心里也有着自己的打算。2018年,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利用安置房一楼开办起了便民商店,在方便群众的同时,自己的收入也大幅提高。 后一步,他想扩大商店的经营范围,代收农户的土鸡蛋、甘蔗酒等农特产品等卖到县城,加入到安槐村天麻合作社发展天麻产业。刘传常相信,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摘掉贫困的“帽子”,当上真正的刘老板。
“脱贫攻坚不养懒汉。安槐村以新民风建设为契机,坚持“扶贫先扶智”理念,通过道德评议,以刘传常、刘家华等自强事迹教育引导其他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念,苦干脱贫、勤劳致富。”安槐村支部书记郑家富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