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召开“百名民警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活动动员会议

时间:2014-04-15 00:00作者:白河县公安局来源:本站原创

为深入贯彻落实社区民警专职化要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推动公安民警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解难题,切实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14410日上午,县公安局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召开全县公安机关组织开展“百名民警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活动动员会议。在家党委成员、各所队室负责人及警务室民警参加了会议。

会议要求,全县4个社区、124个行政村,每个村(社区)至少落实一名民警担任警务室民警,并公开警务室民警姓名、照片和联系方式。局机关民警兼任老家所在的行政村的警务室民警,每月到村工作不少于4天,其中工作时间下村2天,双休日下村工作2天。派出所民警至少担任辖区内一个村(社区)的警务室民警,每周到村(社区)工作不少于2天。

会议强调,开展“百名民警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活动,旨在调整警力布局,推动警力下沉,夯实公安工作根基;重在转变民警作风,解决突出问题,树立公安队伍新形象;贵在改进公安工作,推动工作落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老家在农村的局机关民警和派出所民警要充分利用情况熟、人头熟的优势,扎实履行警务室民警职责,深入村组农户、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主动上门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征求意见建议,化解矛盾纠纷,抓好治安防范,服务辖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掌握村情社情。各警务室民警要带着问题、带着目的进社区、进村组、进农户,与村干部、农户“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身体力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做到“四清四掌握”。“四清”即常住人口数据清,重点人员情况清,流动人口现状清,贫困群体状况清;“四掌握”即掌握村组基本情况、掌握辖区社情动态,掌握热点难点问题,掌握群众所需所盼。二是征求意见建议。将入户走访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建议的有效方式,利用到村(社区)工作时间,主动深入村组农户,问计于民、求智于民,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要亲自到群众当中问一问,在田间地头干一干,进群众家中看一看;要将村组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点人员、信访人员、案件当事人和困难群众作为重点走访对象,当面倾听他们的心声,真实记录群众最关注、最期盼解决的突出问题,并积极沟通相关单位和部门协调解决。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要及时搜集整理上报,并结合自身实际查找自己在“四风”等方面的问题,使我们的民警在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的实践过程中触动心灵,受到教育,进而转化为改进作风、推进公安工作的强大动力。三是化解矛盾纠纷。主动排查、收集当地带有家族性、长期性、顽固性的矛盾纠纷及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带来的新型纠纷、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纠纷和群众信访、上访的苗头性问题,深入了解各类矛盾纠纷及信访、上访问题的真正原因,充分利用民警情况熟、人头熟的优势,积极协调基层司法组织、镇村干部及相关部门,对矛盾纠纷及信访苗头逐个进行调处、化解,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四是组织安全防范。结合群众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深入群众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对诈骗、盗窃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要让群众了解其新规律、新特点,掌握视别方法和应对方式,提升群众防骗、防盗的意识和能力。指导治保会、保安队、义务巡逻队等群防群治力量的治安巡逻和邻里守望活动,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积极动员有条件的群众、单位加强技防、物防设施建设,提高治安防范水平。五是服务辖区群众。深入群众发放《便民服务手册》,让群众知晓办理户口、身份证、车辆证照等工作流程和所需相关材料;知晓公安机关的便民利民措施及联系方式;知晓公安机关受理报警、救助的方式。利用下村(社区)时间,为群众代办证照及其他事项,直接受理群众报警、救助和咨询;积极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信息、送温暖”活动,让群众了解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平安创建的相关知识,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问题,真正达到民警在活动中受教育、群众在活动中得实惠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