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金监管 开辟“绿色通道”——白河县“一折通”安全兑付惠农资金工作纪实

时间:2013-10-30 00:00作者:吴升国 胡艳艳来源:本站原创

    “现在党的政策太好了,以前低保只能一年领一次,现在政府按时把发给我们农民的钱都打到卡上,我们想啥时候取就啥时候取,又方便又放心!”在被问到对现在惠农资金发放的看法时,家住白河县构扒镇玉门村的余荣贵老汉这样高兴地说道。
    近年来,白河县为确保每一笔惠农资金都“颗粒归仓”,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党的惠农政策所带来的实惠,不断加强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的管理,采取“一折通”形式进行兑付,惠农补贴效能持续提升,惠农资金实现了在阳光下运行。自2009年10月实施惠农资金“一折通”兑付以来,共向全县48141户农户兑付种粮综合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农村五保户补助资金、城乡低保生活补助资金等23类惠农资金51991.4万元。
    “一折通”支付方式实行部门管指标,乡镇抓落实,财政管资金的“三权”分离原则,形成了“县级统兑、一折到户、封闭运行”的管理模式,使得惠农资金安全、便捷、及时、足额发放。“我们专门设立了监督监察局对发放资金的金额、名目、受益对象等进行实时监察,有9项资金还通过兑付网络系统由省上直接监控,安全系数大大提升。以往将钱发给乡镇,存在拖用、抵扣等不良现象,现在把钱直接打入农民存折中,让他们能及时拿到钱,减少了很多的上访,有时他们对发放的资金理解错误,但在我们网络系统中根据名字和身份证一查,就清清楚楚了,也化解了很多的矛盾……”。在谈论到实行“一折通”兑付的好处时,白河县财政局副局长何琼如是说。补贴资金从财政到银行再到农户构成了一条流通的“绿色通道”,兑付中间环节的缩减,从源头上堵住了截留、挤占、抵扣等违规行为,确保了资金抵达农户手中“不差钱”。
    在构扒镇玉门村一家小卖部门前,挂着一块写着“白河县农商行助农取款服务点”的牌子,老板陈新美介绍说:“农商行在我的店里设了一个惠农资金领取服务点,农民可以拿着自己的“一折通”卡在我的店里刷卡买东西,也可以提取现金,这样他们就不用跑很远的路去镇上的银行取钱了,银行有上下班时间,但在我这里随时想取都能取到钱,也不收取任何费用,真是太方便了!”像这样的便民服务点每村都设有一到两个,农民取钱再也不用劳累奔波,出门就能领到各项惠农补贴,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刷卡”生活,“一折通”兑付方式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实惠。
    广大农民群众既是惠农政策的享受者,同时也是惠农政策实施的监督者。为切实提升农村居民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该县充分利用宣传单、宣传车、横幅、标语、宣传手册等农户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自2009年来,共发放《惠农政策汇编》5万余本,宣传单5000余张,定期培训镇、村干部1200多人次,真正做到了把党的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从而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此外,惠农资金发给了谁、发了多少、资金种类等等也是广大农户密切关心的问题,为使他们心中能有笔“明白账”,每项惠农资金在兑付前期都要经过村、组严格审核,审核无误后在村、组集中居住的地方,对兑付户主、项目、年度、标准、金额等内容进行张榜公示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咨询和监督。在基层走访过程中,农户们都纷纷表示,“现在每次村上都对发的钱进行公示,再加上‘一折通’的本本上也写得清清楚楚,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该县还建立完善了一套清晰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为惠农资金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各乡镇政府负责政策宣传、登记造册、农户审核、公示、上报、组织实施等工作;计划、农业、林业、水利、计生、民政等相关部门从项目资金争取到项目实施全程进行审核把关;县财政局负责惠农资金兑付网络数据库的建立维护,以及资金的管理与发放;县公安局负责受益农户的身份核实工作;统计部门提供详实的统计资料;信用联社负责“一折通”存折办理和资金发放;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对整个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监察和审计。惠农资金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部门,谁出问题谁负责,改变了过去多头管理“一锅粥”的混乱状况。
    除了社会监督,该县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还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监管领导小组,对惠农资金运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时时向各种违纪违规行为“亮剑”。重点检查资金运行关键环节的落实情况和一些群众不熟悉的盲点款项,经常组织召开座谈会,及时收集采纳监督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良信息,并快速纠正整改。对违反惠农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在惠农项目实施中弄虚作假,在资金管理使用中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虚报冒领等侵占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实行责任倒查,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