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包联帮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8万余件

时间:2013-09-29 00:00作者:王清春来源:本站原创

我县在深入开展“包百村、联万户、帮发展、促和谐”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以来,全县31名县级联点领导联系全县31个重点村,124个部门包建全县124个行政村,2790名县镇村干部包抓全县48640户群众,截至目前,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达到2.8万余件,实现了领导联点抓示范,部门包村帮发展,干部联户解民忧目标,进一步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推动了美丽富裕新白河建设。  
    一是精心组织,认真制定活动方案。为深入推进全县“包联帮促”扎实有效开展,县委年初召开了全县“包联帮促”活动动员大会,县委主要领导对活动开展提出明确工作要求,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包百村、联万户、帮发展、促和谐”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实事意见》及《关于认真开展“包百村、联万户、帮发展、促和谐”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活动的重大意义、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纪律等,并将部门包村、干部联户工作任务逐一夯实到全县各个相关部门。4月中旬,县委在麻虎镇召开了“包联帮促”活动现场会,组织全县各镇各部门负责人学习参观了麻虎镇太和村连户路建设及金银村“包联帮促”活动开展情况,为活动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纷纷结合工作实际,创新载体、突出特色,精心制定活动方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确保活动开展取得实效。  
    二是明确要求,全力夯实工作责任。各镇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县委活动的统一部署,主动与包联的镇、村取得联系,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干部联户工作任务,实行“一对一”结对联户帮扶,每名联户干部至少联系10户以上群众,其中联系重点户(生活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病灾户、孤寡老人、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1至2户,确保了全县48640户群众都有干部联户帮扶。在各村明显位置统一设置包村联户公示榜,为每名联心户门前张贴联户公示牌,向每名联心户发放民情联系卡,上面明显的印记着联户干部的姓名、联系电话、所在单位及职务等,极大地方便了联户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联心桥。  
    三是深入走访,全面掌握村情民意。结合全省上下正在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政策、带着问题,深入村组院落、田间地头,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和宣讲活动,真实掌握群众的所想、所需、所盼,以及加强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提升政府服务能力的意见建议。并按照“一村一薄”、“一户一表”的要求,建立健全《村情信息档案》和《民情信息档案》,上面完整的记录着包建村基本情况和每名联户群众家庭情况,逐村制定帮扶规划,逐户落实帮扶措施,推动了村域经济发展,确保了群众得实惠。活动中,全县共建立《村情信息档案》124份,《民情信息档案》4.8万余份,共撰写符合发展实际、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等调研报告90余篇。  
    四是建立台账,着力实行问题销号。针对入户走访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场及时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按照职能和办理权限,建立服务承诺事项台帐,做到“一承诺三明确”(即:承诺办理事项、明确解决措施、明确责任主体、明确完成时限)。在承诺完成时限内,实行“承诺一件、解决一件,登记一件、销号一件”,销号表由镇村盖章、重点联系户签字方可销号。同时,承诺帮扶事项完成情况,在各村醒目位置予以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确保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得到扎实有效的解决。截至目前,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233个,已完成销号78个,个性问题2911个,已完成销号1362个。  
    五是真情帮扶,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全县各县直包建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围绕“建设一个好班子,谋划一个好思路,落实一个好项目(或办一件实事),化解一批矛盾隐患,组织一次群众性文体活动“目标,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扶、产业发展等给予资金、技术支持,全面促进包建村经济快速发展。全体联户干部严格按照 “五个一”、实现“十到户”要求(即:至少每月与所联农户电话联系一次,每季度到家走访一次,每年帮助办一件实事或解决一个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帮扶一名贫困学生,形成一份调研报告;宣传政策法规到户、落实惠民政策到户、代办证照审批到户、指导产业技术到位、化解矛盾纠纷到户、排查安全隐患到户、劝返辍学学生到户、关爱留守儿童到户、关怀空巢老人到户、协理红白喜事到户),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