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镇上的干部们及时赶来调解,不然我和老李家的矛盾真不知道要闹到啥地步!”村民老王握着镇综治办工作人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久前,老王与邻居老李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激烈争执,近日来,在镇综治中心和相关站所办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这场矛盾纠纷的圆满高效化解,正是宋家镇深化“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今年来,宋家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目标,多措并举推动“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提质增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织密民情网络,让“呼声”听得见。宋家镇坚持民情民意“未呼先应”,归集信访、12345热线、镇“民声”呼叫电话、茶香宋家微信公众号、“四会四访”等线上线下平台,做到前端无差别受理建议、后端分区接待调处矛盾。同时优化调整网格设置,选优配强84名网格员,发挥其“千里眼”“顺风耳”“巧嘴巴”“小帮手”作用,每天穿梭于网格之间,将“叫应”端口前移,广泛与群众交心谈心、“敲门家访”,提高群众对“叫应帮解”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实现从“被动接招”到“主动破题”转变。今年4月以来,累计召开院落会、宣讲会等3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33条。
多元协调推进,让“难题”解得开。坚持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大联动”工作格局,统筹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和重点站办所等各方资源,发动人大代表、乡贤能人、退休干部、网格员、民警等多元力量,借助其“人熟、地熟、环境熟”的优势,探索群众说事、人民调解员说理、法官说法、亲朋好友说情、乡贤长辈说教“五说”解纷机制,全面贯通“访诉调”互融、“警民司”互联、“情理法”互动的工作格局,切实做到“只进一扇门,服务不缺位”,推动“叫应帮解”向“精细化”“融合化”迈进,真正实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音、矛盾纠纷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镇村受理的101件群众反映事项已办理73件。
整合资源帮解,让“幸福”可“持续”。坚持问题导向,规范办理程序,让办理效率快起来。对于政策咨询类的问题及时对接相关站所办,做到现场答疑解惑,对于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建立前期排查、分级化解、部门联调、包案落实、督办代办工作机制,先与群众沟通,了解实际情况,一般性问题由各村推进落实,疑难复杂问题由镇专班集中研判交办,做到精准分析、精准服务、精准施策,确保推动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同时针对群众反映的高频问题,按照七大类分级建立工作台账,坚持从一个问题出发,解决一类问题,真正做到“帮”到关键处、“解”到心坎上。目前共登记群众意见、建议和诉求101起,包含政策咨询类13件、意见建议类1件、民生诉求类58件、矛盾纠纷类14件、信访事项类2件。
“以前有事不知道找谁,现在打个电话就有人管!”村民李大爷感慨道。从田垄间的“板凳课堂”到网格里的“连心群”,从“一站式”矛调中心到“未呼先应”的服务团队……如今的宋家镇,正以“叫应帮解”机制为纽带,织就“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幸福网,架起党群干群关系“连心桥”,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