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十天高速茅坪出口往西南方向走23公里,步入宋家镇磨坪社区,犹如踏入一幅流动的田园诗画长卷:错落有致的路边小品、朴实惬意的农家小院、匠心独运的砖石围栏、袅袅升起的屡屡炊烟……
近年来,宋家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充分利用群众闲置庭院,大力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手工加工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多元业态,以庭院“小经济”助力乡村“大振兴”。
政策激励,在支持引导上下功夫。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前往周边市、县参观学习,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尊重农户意愿,制定科学、精准的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同时,以“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联盟协作模式,动员企业对农户发展庭院经济进行技术指导,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做好宣传推介服务,形成联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政府对群众庭院风貌进行统一改造提升,对庭院经济示范户牌匾进行统一制作,按照群众发展庭院济个人投入总额的20%进行统一奖补(每户不超过5000元)。
因地制宜,在挖掘潜力上下功夫。坚持以茶叶产业为主导,依托歌风春燕AAA旅游景区、磨坪产业孵化园、焦梦阁等农旅文化园,紧紧围绕延链补链强链,以手工茶加工、小茶馆、乡村民宿为主,以羊肚菌、水产养殖、小香猪等特色种养殖业为辅,助推农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按照“宜改则改、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引导农户根据庭院布局,结合劳动力现状和特长,把房前屋后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发展各具特色的庭院经济。以宜居宜业为重点,与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有机结合,按照陕南传统民居特点实施民房改造,根据不同院落特点,实施庭院绿化、亮化、美化,打造一批“五美”庭院。据统计,磨坪社区、焦赞、双喜目前已实施民房改造85户,建成“五美”庭院120余户。
多元发展,在提质增收上下功夫。依托省级重点帮扶镇建设任务,建成县级以上农业现代园区22个,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特色旅游等庭院经济90余户,全镇3000余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庭院经济成为农旅融合的有效补充和延伸。通过发展庭院经济,宜居民房建设得到快速推进,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彰显了陕南民俗的乡村风貌,形成了“一院一处景、一路一风光、整村一幅画”的和美乡村。发展庭院经济让群众深度融入产业链,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了群众分散灵活就业增收,目前全镇已培育庭院经济示范户39户,户均增收1万余元。
随着庭院经济的茁壮成长,宋家镇正一步步践行“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逐步成为当地宜居、宜业、宜游现代化未来乡村的“强村样本”,焕发出乡村振兴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