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紧紧围绕津陕“保水质、促转型、强民生”工作主线,积极争取津陕协作资金,推动县域发展。"十三五"以来,天津市在我县累计实施项目7个,投入津陕协作资金4370万元,建成一批重大工程和特色产业项目,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生态环保质量成效显著。我县位于安康市东部,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更是汉江的出陕断面,承担着一江清水送京津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推进水源区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协作重点,累计完成绿化造林59.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46%。2019年津陕协作支持600万元实施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进一步完善了我县的公共生态设施建设,有效避免了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产业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我县依托水源区绿色生态优势,重点在现代产业园、绿色循环等领域,“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津陕协作资金2400万元,培育形成一批具有乡村振兴效应的产业集群。如2019年投入700万津陕协作资金支持的10万吨碳基营养肥料项目,通过黄姜初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和杏鲍菇菌渣的综合利用,不仅实现了变废为宝,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初步形成。
特色产业纵深发展提速。我县始终坚持产业为根、生态为基,以木瓜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促推木瓜产业走上纵深、融合发展之路,不断拓宽、夯实群众的增收致富路。2022年投入600万津陕协作资金支持的白河县木瓜生态产业园(一期工程),将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投产后预计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当地群众户均增收800元以上,在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具有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功能不断扩容增质。我县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进县城扩容提质。2020年投入870万津陕协作资金支持白河县城白石河翻板坝项目,该项目的建成,极大促进了县城整体环境的提升和白石河右岸夜间经济发展。
多年来,我县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严守资源承载底线和生态环保红线,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找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既呵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清纯,又让当地百姓享受“生态红利”,确保一江清水永续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