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河县司法局西营司法所坚持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制度化为重点,通过夯实基础、创新手段、强化措施等系列工作,致力于促使和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成为守法公民为目标,为社区矫正对象铺就了一条回归之。
严把入矫规范关。一是开展入矫谈话。告知社区矫正对象享有的权利,应当遵守的规定,详实的掌握了解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家庭、思想等情况。二是确定矫正小组。根据需要,组建由司法干警、派出所民警、镇、村(社区)干部、社区矫正对象家庭成员、志愿者为成员的帮教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三是组织入矫宣告。依法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进行宣告,宣告场景尽显严肃、庄重氛围,使其树立较强的身份意识和服从意识。四是制定矫正方案。根据社区矫正对象被判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后,科学合理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扶措施,做到动态化分类管理、因人施矫、个别化矫正。
严把教育矫正关。每月按照现场点评、警示教育、专题学习、纪律要求、公益活动等五个环节,扎实推进教育矫正学习,使其入脑入心。一是实施月点评。司法所根据对社区矫正对象实地查访、走访掌握了解的情况,每月进行通报点评,好的提出口头表扬、差的提出批评教育。二是实施警示教育。组织观看社区矫正警示教育片,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汲取教训,并就自身存在的不足方面谈体会,进行表态发言。三是实施法治教育。科学合理制定社区矫正对象年度法治教育学习计划,按计划内容开展集中教育、个别化教育。每期学习教育结束后,要求社区矫正对象提交学习心得体会。四是实施纪律要求。针对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提醒,并提出具体要求,将可能发生的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开展道德教育。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同时组织开展“我要上讲台,争做好公民”,“行善养德”等活动,使社区矫正对象在内心树立服务社会、弃恶从善、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决心。
严把监督管理关。严格落实社区矫正严管、普管处遇要求。一是开展信息化核查。每日运用社矫定位系统核查社区矫正对象的活动轨迹情况,准确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活动信息。二是严格落实报告制度。要求社区矫正对象通过电话、微信、书面等方式按时限要求据实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工作、生活、遵法守法、认罪悔罪等情况。三是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四是定期开展实地查访和走访工作。全面细致的掌握了解社区矫正对象遵守社区矫正监督管理规定等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性问题,及时采取果断措施予以控制。
严把帮扶救助关。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的同时,更是尽最大化的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使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一是实施就业引导。积极与镇、村和劳动保障部门沟通衔接,根据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组织他们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协调引导他们到辖区企业就业、发展农业产业,确保每名社区矫正对象均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二是实施困难救助。积极协调镇、村为家庭确有生活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生活困难救助和办理最低生活保障,让其无后顾之忧,安心改造,三是提供法律服务。对社区矫正对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涉法、涉诉问题,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最大化的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通过系列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工作,目前,西营镇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均能够做到服从监督管理、严格遵纪守法、自觉认罪悔罪,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
【责任编辑:何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