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开展秋粮病虫害调查过程中,在城关镇安槐村四组夏玉米田块发现有草地贪夜蛾危害现象的发生,经农技人员实地调查发现,有虫田块8块、发生面积21亩。虫害在田间呈点状发生,虫龄1—3龄,田间平均虫株率1.7﹪,最高2.3﹪;百株虫口2.2头,最高6头。发现虫情后,农技人员立即组织农户进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培训,并配发甲维•高氯氟等防治药品,对发生及相邻的100余亩夏玉米田块进行统防统治,目前防治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草地贪夜蛾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迁飞性害虫,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2019年开始进入我国南部、西南部等城市,它的繁殖能力强,具有迁飞性,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等作物。
为做好防控工作,专家提醒:一是正确识别草地贪夜蛾。草地贪夜蛾属于鳞翅目类的一种害虫,和粘虫有点类似,不少农户容易把二者混淆。其实,仔细分辨草地贪夜蛾,自身会有很多特点。观察头部和尾部,头部会有一个类似“八”的字样,尾部有4个点,类似麻将里面的“四筒”,因此,农户们通过观察自己也总结了一个办法,头部有“八万”,尾部有“四筒”的害虫,就是草地贪夜蛾。二是科学防治。对虫口密度高、集中连片发生区域,抓住幼虫低龄期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推广应用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甲维盐、虱螨脲、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注重农药的交替使用、轮换使用、安全使用,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