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奋斗,建功立业】车间“奏”响致富曲

时间:2021-04-23 16:05作者:朱明富来源:仓上镇

春日盈盈,光阴如金。春天是各行各业大干快上,多出产品的好时节。走进仓上镇仓南小区江之南毛绒玩具厂,眼前看到的是工人们紧张忙碌的生产场面。

宽大的缝纫车间,工作灯明晃晃的照着一排排机床,工人们手上不停地前后左右挪动着各种形状的布料,缝纫机发出的“嘟嘟嘟,哒哒哒”声音,像一曲曲轻快的打击乐,此起彼伏,悦耳动听。

“我们从正月十二就开工生产,前几天刚做完30万只携物袋,现在又接了3万个狮子包,这是十四运会的文创旅行配套产品,对做工要求很严格,时间也卡的紧,只要按期保质保量交付这批货,以后还有更多的订单,因此我们既要保质量,又要抢时间。”厂长王加宏还向我们介绍,为激励工人干劲,厂里实行全勤,满勤,绩效(工资超线)和综合排名奖励制度,干的越多奖励越多。

有订单,老板高兴,有活儿干,工人们就多挣钱。这不,3月份工资表一出来,曹文萍、孙寿云、王定芬、王佳琴、周晋平等一帮姐妹们脸上就乐开了花。“我上月工资是三千六,加上各项奖金,发到手应该有四千一百元。排名第一的孙寿云比我还多几百呢!”技工曹文萍乐滋滋的说。曹文萍以前是灯塔村人,搬迁到集镇安置点后,她一边照顾两个孩子上学,一边在玩具厂上班,工作家庭两不误,虽然有时要加些夜班,但一月能挣几千块,心里还是真的高兴。

毛绒玩具生产要经过绣边、缝制、剪修、填充、包装等多道工序。在红花社区分厂打包车间,车工缝制后的成品或半成品,工人们正忙着分拣点数,打捆包装。徐优连、周国珍都是“婆”字辈的人了,她们以前住在山上,种菜种粮劳动惯了,搬到集镇社区后不甘于每天围着孩子锅台转,也想找些事做。周国珍告诉我们,她家离厂子几十米远,早晨“经管”3个孙子上学后进厂上班,下午按点去幼儿园接回小孙子,再回厂干活,这样一天能挣五六十块钱,既打发了时间,又能贴补家用。

2019年7月, 借助苏陕扶贫协作契机,当地创业人士王加宏开办的安康江之南毛绒玩具社区工厂落户仓上。近两年时间,在人社部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玩具厂由一家发展到4家,覆盖了红花社区、裴家社区和农庄居民小区3个人口密集区域,解决了一部分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问题。目前,4家玩具厂有女工120人,已加工各类玩具产品180万只,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毛绒玩具已成为仓上促就业稳增长发展快的新兴产业。

一时的效益说明不了实力,任何一门产业都要适应市场需求,以不断创新提升才能生存发展。以前,仓上的毛绒玩具主要承接以出口为主的来料加工,生产的都是半成品。前不久,江之南玩具厂厂长王加宏到蒿坪、恒口、五里的文创企业观摩,学习到了管理经验和科学生产模式,大开了眼界。

科技是生命,质量出效益。眼下,江之南毛玩厂在做好半成品加工的同时,又购置了PP棉充棉机等生产设备,以后,仓上也能生产出完整的毛绒玩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