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白河县涉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作者:项能刚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7-10 00:00

    涉水产业是指充分利用水资源或以水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产业。为了做大做好水文章,形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壮大支柱产业,安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涉水产业的意见》(安政发【2012】32号),这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完成“十二五”发展任务、建设美好安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出陕入楚的东南门户和汉江流经陕西的出境口。十天高速公路、襄渝铁路(复线)、国道316 线、汉江航道穿境而过,促使白河县融入西安—武汉—重庆等城市经济圈。白河县属长江支流汉江水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815 毫米。境内有大小河沟765 条,总流长1896.9千米,河网密度1.3千米/平方千米;汉江在境内流长39.2千米,流域面积84.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847立方米/秒。水资源径流总量4.35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资源0.9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087.5万立方米),出县境年均水量50多亿立方米,汉江水能理论蕴藏量4.3万千瓦。汉江出陕断面水质达国家类Ⅱ标准,县城供水水源地红石河中游水质达国家Ⅰ类标准。白河县发展饮用水和饮品制造业、现代渔业、亲水旅游、水电能源等涉水产业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一、白河县涉水产业发展现状  
    涉水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我市、县都是刚刚起步。白河县水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涉水产业仍然规模小、产值低、效益差。  
    1、饮用水产业发展情况 。白河县高度重视天然水产业,招商引资组建了白河水色天然饮用水有限公司,公司位于白河县中厂镇顺利村黄龙沟口,占地20 亩,已建成办公楼及生产厂房、职工公寓7000 余平方米,拥有天然矿物质水生产线三条(中高端小瓶水生产线一条、高端大桶水生产线一条、保健水生产线一条),于 2011年3月30日 投产运营。依托红石河上游、圣母山脚下神母泉的优质水源,设计年产3 万吨“晓神母”牌天然矿物质水,计划年实现产值4000 万元、完成利税200 余万元。据初步探测,神母泉泉水天然补给资源量为6900 立方米/天,设计开采量为130 立方米/天,设计开采量仅占天然补给资源量的1.88%,还有98.12%的开采空间。企业目前只有高端大桶水生产线和小瓶水生产线正常生产,日产桶装水1500 桶、小瓶水2000件左右,取水量为45 立方米/天,扣除生产过程中损耗的约50%的洗桶、消毒、卫生、生活用水等,实际生产成桶装矿泉水的水量约为22.5 立方米/天,生产能力大量闲置。企业资金实力较弱,在政府帮助筹资、减免税费的基础上,勉强建厂投产,实现小本起步、负债经营,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上投资甚微,随时都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目前仅临时聘请1 名技术人员担任技术总监,产品在县外的知晓率甚低。企业负责人压力很大,顾虑重重,有将企业转包出去的想法。同时,品牌的打造需要以产品作为支撑,“晓神母”天然矿泉水QS 和ISO 质量认证尚未获得批复,产品质量有待提升,品牌打造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淀,短期内不具备打造自主品牌的经济和人才实力。县政府对白河水色天然饮用水有限公司实行挂牌保护、重点扶持,落实1 名县级领导包抓、1 个县直部门包帮、1 名干部驻企挂职,积极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兑现《白河县招商引资十条优惠政策》承诺,为客商来白河县投资发展天然水产业营造良好环境。  
    2、饮品制造业。全县现有四家木瓜饮品加工企业,分别是白河县逸酒酒业有限公司、白河天裕农业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白河县圣宝木瓜饮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规模企业,另有白河县百益木瓜饮品厂。四个木瓜饮品加工企业2012年生产木瓜果醋、木瓜果汁、木瓜白酒、木瓜果酒等四大类产品5727吨,产值27820万元,利润4565.9万元。  
    白河县逸酒酒业有限公司坚持“依托木瓜资源,开发绿色产品,满足消费需求,促进产业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本县及周边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西农大合作,引进川、陕两省高级酿酒科技人才,荟萃民间生产工艺,开发了四大系列产品20多个品种。主要有发酵酒:逸牌木瓜酒5度、6度、8度;蒸馏酒:逸牌木瓜粮液 42度、45度、52度白酒;配制酒:逸牌木瓜王子酒;逸牌木瓜饮品:木瓜果醋、木瓜果珍。拟开发富硒木瓜酒、无糖木瓜酒、木瓜白兰地等新产品,目前年生产能力为2000吨。2011年新上的年产5000吨木瓜酒扩建项目,预计2013年底投产运营。逸酒酒业公司2012年安康市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并再次认定为安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再次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逸牌木瓜酒和“逸”牌商标2012年分别再次获“陕西省名牌产品”和“陕西省著名商标”称号。  
    3、现代渔业。白河的现代渔业生产才刚刚起步,目前规模较大的渔业养殖企业有3家,分别是:(1)、白河县五龙尖大鲵生态繁殖厂,位于茅坪镇柳林村六组,注册资金500万元,计划分两期投资2200万元。在建的一期工程,将建成2000平方米的大鲵生态繁殖基地,投入种鲵20尾,成品大鲵幼苗2000尾,建成虹鳟鱼养鱼池600平方米及饵料池和蓄水池、晒水池各一个,厂部一栋;后续的二期建设将建成3000平方米的生态商品大鲵养殖基地及其它辅助设施。(2)、白河县聚生源生态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5月成立,公司位于茅坪镇晏家村,主要从事大鲵的驯养繁殖和加工销售,现已建设人工洞穴 120米 ,修建养殖池50个,水、电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毕。(3)、白河县神龙水产养殖场,于2012年10月成立,是一家集大鲵商品化养殖及繁育为一体的水产养殖公司,一期建设投资500万元,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计划7月上旬将代养在宁陕县的大鲵运回本县驯养。另外,在冷水镇、宋家镇、构扒镇、中厂镇还有7家家庭式大鲵商品化养殖专业户和三家传统池塘鱼业养殖户。     2012年全县完成渔业产值1800万元,只占市下达任务2500万元的72%。 
    4、亲水旅游。目前白河县以汉江白河段、白石河狮子山段、红石河为主的水上娱乐、水上运动、水上体验等亲水旅游板块开发正在规划评审阶段,还没有实质性进展。  
    5、水电能源。白河水电站是汉江干流上游的一座综合利用工程,为安康境内干流七级开发的最后一级,白河水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发电、航运。枢纽工程位于陕西省白河县麻虎镇和湖北省郧西县夹河镇之间的界河上,属于白河、郧西两县共同开发项目。上距蜀河水电站坝址 39.8km ,下距白河县城11 km,距规划中的湖北孤山电站 35.5 km 。水库设计洪水位198.67m,正常蓄水位 193.73m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3亿m³,调节库容0.22亿m³,为日调节水库,平均水头 16米 ,装机180MW,多年平均发电量6.01亿 kw.h,工程总投资约30亿元,单位千瓦投资约13000元,为二等大(2)型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  
    2007年12月进点以来,累计搬迁移民150户,700余人,征收各类土地560亩,拆除房屋3. 7万平方米 ,拆迁重建了坝区铁路10千伏线路、地方10千伏过境线路、长话线路、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线路等七个专项设施,基本满足了电站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建设用地的需要。同时,移民安置区防洪堤、水利供水、电力电信、干支道路等工程基本竣工,30多户移民安置房基础及主体工程已全面启动,前期工程稳步实施。一是砂混系统主要构筑物用地范围已完成征迁,周边变更、调整用地已基本扩征,施工单位可以进场开工建设;二是316国道坝肩段改线已竣工通车;三是大坝左岸开挖已完成设计投资,右岸已开挖约10万立方米;四是汉江跨江永久大桥左岸桥台已建成,设计五个桥墩已全部竣工,正在进行钢管拱桥梁架设,预计2013年年底正式通车;五是通往业主营地的专用公路和张银沟渣场已完全可以投入使用,影响主体工程开工下河通道已完成拆迁。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约3.5亿元,能够满足主体工程建设需要,一旦国家发改委核准,便可开展大坝主体工程开工建设。项目可研有序推进。电站可研阶段三十五个专题:已通过审查批复30个,待审的专题1个(项目环评),正在修编专题4个(社会风险稳定评估、通航、枢纽总布置、节能环评)。目前,制约电站核准的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县政府正在积极配合项目业主抓紧开展项目推进工作,可研报告有望在2013年10月底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  
    二、   白河县涉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白河县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汉江出陕断面水质持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县境内红石河中游水质达国家Ⅰ类标准,但涉水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还没有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涉水产业跨度大、业态多、链条长,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还没有认识到大力发展涉水产业是发挥白河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是加快循环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  
    二是天然饮用水品牌打造滞后,公司运行举步维艰。白河水色天然水有限公司以“晓神母”命名天然矿泉水值得推敲,策划白河县天然饮用水名称,应充分考虑产业品牌的市场定位、承载意义和受众心理。公司流动资金紧缺、管理方法简单、技术人员匮乏、市场营销手段滞后等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三是白河县以木瓜为原料的饮品制造业龙头加工企业尚未形成,产品研发力度不够,现有的加工企业都在同层次、低水平上发展,缺乏市场引领能力和竞争力。  
    四是白河现代渔业起步晚、基础差、资金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产业结构不合理,水产品加工业、渔饲料生产业还是空白,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渔业的发展。  
    五是县内江河库面亲水旅游还是一片空白,需尽快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大力发展水上娱乐、水上运动、水上体验等亲水旅游建设项目。  
    六是白河水电站环评核准手续还未取得,工程进度缓慢,大量的水能资源白白浪费,发挥不了应有的效益。
    三、   对白河县涉水产业发展的建议  
    白河县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涉水产业,构建循环产业体系,必将成为推动白河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的着力点。如何做大做强水文章,使白河因水而美、因水而富、因水而兴,是我们各级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结合学习市委《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涉水产业的意见》和对白河涉水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个人认为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涉水产业组织领导,制定产业发展配套政策。鉴于市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涉水产业的意见》,我县应尽快成立涉水产业发展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主抓部门,将涉水产业确定为县域支柱产业,研究制定配套文件,从项目、财税、金融、土地、人力、科技、环保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确保我县涉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着力打造白河木瓜品牌,做大做强饮品制造业。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国光皮木瓜之乡”、“中国生态富硒木瓜基地”等招牌,以引进嫁接知名品牌为突破口,以木瓜特色系列饮品为主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饮品生产大型企业落地建厂,通过利用白河木瓜资源的禀赋优势,换取外来资本、技术、销售渠道,实现木瓜饮品制造业快速崛起。  
    3、找准饮用水市场定位,打造圣母山矿泉水品牌。白河水色天然水有限公司位于红石河上游、圣母山脚下,开发的矿泉水色泽晶莹透彻,口感微甘爽喉,富含钙、镁、硒、锌等微量元素。我们何不着力打造“圣母山泉水”地标品牌,利用“白河水色”的知名度,走与国内娃哈哈、康师傅、农夫山泉等知名品牌合作开发之路,延伸饮用水产业链条,促使天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4、加快白河电站建设进度,最大限度利用水能资源。政府部门要积极配合项目业主抓紧开展项目推进工作,争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2013年10月底前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确保大坝主体工程尽快开工建设。县移民局、电站援建办要切实抓好移民安置和相关援建工作,确保电站顺利建设、早日投产、发挥效益。  
    5、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县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河网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43公里。2008年底,全县共有水域面积2.88万亩,其中:河流面积1.8万亩,沟渠面积1.0万亩,池塘面积0.036万亩,稻田面积0.33万亩。白河电站建成后将新增水库面积5万亩,预计全县水产养殖面积将达到2.63万亩。因此,我县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保护水质、富裕农民为目标,以发展大水面人工增殖、池塘养殖和秦巴大鲵驯养繁殖为重点,大力培育我县水产养殖业,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  
    6、弘扬安康乐山亲水精神,积极开发亲水旅游项目。我县要积极规划开发汉江和白石河狮子山段滨水度假、水上运动、水上娱乐、水上体验等活动,加快红石河旅游观光、水上漂流、水主体康体养生等亲水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着力打造冷水—麻虎—城关—中厂亲水旅游线路,形成完整的亲水旅游体系,吸引游客深度参与,实现从单一观水到游水、玩水、嬉水、品水、亲水等活动的转变,促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建设生态示范县。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