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时间:2018-03-05 17:18作者:佚名来源:县政府办
文件名称 白河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政府工作报告的通知
索引号 zfbmxzfb/2018-0007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年度计划、县政府文件
公开责任部门 白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白政发〔2018〕3 号 成文日期: 2018年03月01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3-05 17:18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李全成同志代表县人民政府在白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大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白河县人民政府

2018 年 3 月 1 日


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2月2日在白河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白河县人民政府县长  李全成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2017年工作成效明显

过去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依靠全县人民共同奋斗,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7.51亿元,增长11.8%;财政总收入2.5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91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7768元、9154元,增长9%和8.8%;县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62.26亿元、32.23亿元,增长10.9%和16.9%;8个贫困村、1597户5754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是:

脱贫攻坚扎实有效。组建113个扶贫工作队,落实105个单位2727名干部结对帮扶,建立“八办两组”协同作战机制,举全县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整合资金1.82亿元,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资金5亿元,13个省市帮扶部门投入2000万元,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300余个,易地扶贫搬迁5009户17175人,改造农村危房1151户,8个脱贫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部竣工,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探索建立“一村一社一产业”扶贫模式,发放贴息贷款2.1亿元扶持3468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引导42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带动9600余户贫困户增收。狠抓就业扶贫,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全覆盖,新创办社区工厂7家,开发公益性岗位448个,定向培训输出足部修护师1329人。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了贫困群众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基本生活有保障。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重点项目进展有序。实施重点项目130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58亿元,增长22.5%。汉江白河电站主体工程全面复工。河街棚户区综合改造取得有效进展,县城防洪保安、316国道过境段改线工程基本完工。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建设加快推进,仿古建筑群初具规模。构坪路、冷川路等地方道路改造进展顺利,双闫路、双大路建设全面完成,县城副中心红石河隧道、汉江白郧跨江大桥开工建设。油用牡丹及核桃种植加工、木瓜产业深加工等产业项目快速推进。县农商行综合楼、小微企业孵化园等41个重点项目建成竣工。滚动储备项目1000余个,13个PPP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争取项目资金8亿元。

三次产业协调并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长5%。新培育县级以上农业园区25个、专业合作社72家、特色种养大户40户,发展茶叶、核桃、魔芋、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面积3.73万亩,新建特色经济林3.2万亩、山林经济示范园5个,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21个。成功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天宝园区被评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新型工业持续增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户、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7%。完善工业园区配套功能,新建标准化厂房1.8万平方米,“两河”工业集中区新增企业3户,飞地产业园签约落户企业5户,碳基营养肥一期生产线、庆华化工技改、隆勋魔芋、盛世嘉禾食用油等12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11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户,三产增加值增长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8%。商贸流通网点不断扩大,住宿餐饮业逐步转型升级,快递配送、家政服务、运动健身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移动支付、汽车销售成为市场消费新热。启动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发展镇级电商服务站1个、村级服务点86个,培育“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点4个,电商产业发展步入加速模式。红石河森林公园获得省上批复,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和天宝梯彩农园景区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正阳酒店被评定为三星级酒店,实现了我县国家级旅游景区和星级旅游酒店零的突破。先后承办和举办陕西省第二届“休闲农业?大美田园”趣味运动会、“云间桃花?水色白河”赏花游园等活动,全年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6%、41%。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修编县城控制性详规和绿地系统规划,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县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安达物流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实施,香城苑E座等商住楼竣工开盘。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全面启动,第二水源二期工程竣工投用,“气化白河”天然气管道入户率达61%。建成信合花园等标准化停车场9个、农贸市场2个,新增停车泊位1002个、农贸市场摊位378个,有效缓解停车难、买菜难。持续整治市容市貌,规范提升沿街商铺门头牌匾,改造7条背街小巷,新建公共绿地1.8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4.16%。加快县城副中心建设,副中心文体广场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编制全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规划实施农村道路、给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新增和改设农村社区24个,城镇化率达42%。坚持以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创新发展,探索出“还山上生态林、建山下新社区、办社区新工厂、育时代新农民”的农村发展新模式。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以落实中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深入开展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县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汉江出陕断面和城镇集中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9天,多项环境指标位居全市前列。深化河长制和网格化环境监管,创新落实“三长+三员”护河制,启动市级示范河流创建,在全省率先建成河长制监管云平台,探索建立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入境检查、重点护送、出境通报”机制在全市推广。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新建三类以上标准公厕53座,改厕改圈1000余户,农村垃圾收集清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完成绿化造林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000亩,旧宅基地腾退1500余亩。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5个集镇的8个“两场(厂)”建设完工,水土保持、汉江综合整治、白石河流域(里端沟)重金属污染治理、红石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环保项目扎实推进,夯实了生态环境的基础保障。

民生福祉切实增进。民生支出16.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2.8%。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质,城乡居民社保卡全面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投入5500余万元治理5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荣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称号。实施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仓上等3个区域敬老院开工建设,新建县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个、农村互助幸福院8个。启动县中心粮库二期工程,建成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2个。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175万元,培育创业主体1400余户,新增城镇就业175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河街小学和幼儿园等校建项目24个,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1所、市级3所。高考成绩保持全市领先,二本以上上线率再创新高,3名考生获市政府励志奖。白河高中2名学生获世界教育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统筹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人民医院被评定为“二级甲等医院”,安康市居民健康卡在白河首发,成功创建为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和市级计划生育转型发展示范县。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成“三苦”精神纪念馆和34个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县图书馆创建为国家二级馆,省级文化先进县通过复验,首次承办全省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全国老年气排球之乡”授牌命名,白河运动健儿在市全运会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扎实推进省级科技创新型试点县建设,新建企业技术开发中心1个,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3项,专利授权20件。深入开展新民风建设,制作的全省首部家风主题公益广告在陕西电视台播出,城关镇清风社区喜获“陕西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并入围“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深化“平安白河”“法治白河”建设,有效化解一批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创建工作通过验收,公众安全感指数连续7年位居全市前列。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启动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推出首批30项“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持续深化收费清理和商事制度改革,开展规范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504户。稳步实施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委托镇政府行使安全生产、市场监管等部分行政执法权,有序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卫生计生、教育文化等民生领域改革协调推进,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努力扩大对外开放,招引项目32个,到位资金52亿元,引进利用外资359万美元,外贸出口创汇1276万元人民币。加强与溧阳等对口支援地区的交流协作,编报苏陕协作项目40个,争取协作资金1200万元。在呼和浩特市成功承办“共建丝茶之路?畅游陕西美景?同品安康富硒茶”陕西推介会暨安康白河春燕茶专场推介活动,扩大了白河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决贯彻县委各项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09件、政协提案96件。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法制水平进一步提升。坚持重大事项专家咨询、公示听证、集体研究,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主。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政府与公众交流渠道,办理市、县长信箱514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持续下降,财政绩效管理切实加强。扎实推进“三个助力”,深入开展“为政不为”专项整治,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行政效能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执纪审查力度,全年问责追责92起,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时,统计、物价、盐务、档案、人防、供销、外侨、老龄、妇女儿童、民族宗教、残疾人、慈善等工作和各人民团体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新成就。税务、金融、保险、电力、通讯、烟草、气象、邮政、公路段、公积金管理部等中省市驻县单位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2017年是非凡的一年,也是难忘的一年。一年来,我们遇到的困难超出预期,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这一年,面对繁重的脱贫任务和严格的工作要求,县级领导带头,全体干部上阵,舍小家顾大家,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日夜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三苦”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这一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我们坚持逆势奋进,着力培育和释放发展新动能,经济质量和效益双双提升,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农业增加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加快追赶超越成为当前发展主旋律;这一年,在脱贫攻坚的统揽下,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亮点纷呈,赢得全省高中教育推进会暨2017年度基础教育工作会和全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生态脱贫、示范河流创建等工作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脱贫攻坚、河长制、农村“厕所革命”等多项工作获得中省媒体广泛关注;这一年,全县人民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经受住了近年来最早最大的春汛和20年一遇强秋淋天气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和灾后重建的阶段性成效,抗洪抢险工作受到国家防总通报表扬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各条战线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离退休老干部,向中省市驻县单位、扶贫帮扶单位和各人民团体,向所有关心支持白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不高,缺乏支撑全局的立县之业和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压力日益增大,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贫困人口量大面广,贫困村发展基础薄弱,部分贫困户脱贫信心不足,增收渠道单一,加快脱贫攻坚、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少数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矢志前行,全面抓好2018年工作

2018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五新”战略任务,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优环境、保稳定各项工作,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力争达到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

(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聚焦深度贫困村集中发力,全年完成21个村、1.6万人脱贫任务。

大力改善基础条件。以精准谋划为先导,科学制订脱贫攻坚项目实施计划,既注重贫困村脱贫,又注重非贫困村发展,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均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统筹有序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重点完成当年脱贫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2019年全面完成其余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实现村组水泥路、安全饮水、动力用电、通讯信号、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全覆盖。坚持“以人定建、因户改造”,年内完成后三年的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任务,推广“社区+工厂”“社区+景区”“社区+园区”等就业模式,因户因人解决好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扎实推进村民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完善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功能,让贫困群众享有均等、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

构建多元增收机制。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按照“一村一业,一户一法”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各类经营主体和技能型农民,构建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脱贫村至少有1至2项支撑能力较强的主导产业、有2个以上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和经营主体,脱贫户至少有1个中长期结合的产业增收项目。推广“贫困户+合作社+学校”农产品产销模式,建立稳定的供需关系,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建立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台账,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务增收幅度。以东部产业转移为契机,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培育新社区工厂,多途径开辟就业岗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扎实推进电商扶贫,鼓励支持贫困群众依托电商创业就业。加快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全面落实贫困户生态补偿政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全覆盖,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集体资产、承包土地和各项扶贫资金,让贫困户分享资源开发收益和资产收益分红。

全面落实兜底政策。坚持应纳尽纳、应保尽保、动态管理,有效衔接低保制度与扶贫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牢牢兜住贫困人口民生底线。认真落实十三年免费教育,健全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帮扶体系,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好学、读好书,坚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着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探索建立失能特困病人“家庭病床”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救助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各方联动合力攻坚。建立脱贫攻坚年度“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逐级压实责任,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加强一线扶贫力量,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强化驻村帮扶工作。切实抓好金融扶贫,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扶贫信贷投放力度,全年发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2400万元。扎实推进苏陕扶贫协作、“三大帮扶体系”工作,深入开展“百企包百村帮千户”“青年助力脱贫攻坚”等社会扶贫活动,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凝聚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持扶志、扶智、扶技、扶勤、扶德并举,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二)坚持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全力打造追赶超越新引擎。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抓手,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积蓄后劲、提升动力。

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施重点项目80个以上,当年完成投资87亿元。加快推进河街“三项工程”,完成红线内征收任务,河街棚户区综合改造二期安置房主体完工,启动文化古街建设,县城防洪保安工程、河街综合管廊、316国道县城段改线等项目投入使用。全力推进汉江白河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加快库区专业项目迁(复)建工作,完成库区移民搬迁安置,电站跨江大桥正式通车。启动实施天宝园区路、裴元路等交通项目建设,力促316国道升等改造和构坪路、冷川路等地方道路改造竣工通车,白郧汉江大桥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扎实做好绿松石文化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等重点前期项目,抓好大理石板材综合开发,推动碳基营养肥二期生产线、智能污水处理设备生产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

精心策划争引一批项目。设立项目策划专项资金,紧盯国家投资方向和产业导向,高起点、高水平策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编制项目文本200个以上。做实项目前期工作,提高项目成熟度,确保储备项目可立项、可实施、能见效。健全完善项目争取奖励激励机制,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8亿元以上。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实行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更加注重招大引强选优,突出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的增长点精准招商,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招商,积极推动兼并重组、“腾笼换鸟”、靠大联大等二次招商,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在外创业人士返乡创业,力促一批招商项目落地生根,引进到位资金40亿元以上。

努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强化项目跟踪服务,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千方百计破解项目规划、用地、资金、供电等难题,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和达产率。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加强与政策性银行的对接合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合理运用PPP模式,整合财政、社会和金融资金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启动实施PPP项目3个以上。深入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依法打击强揽工程、强迫交易、强行阻工、欺行霸市、欺生宰客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创业主体和投资客商利益,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依法依规、真诚坦荡为企业搞好服务。

(三)坚持互动融合、质效并重,聚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按照“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三产”的思路,推动三次产业协调互动融合发展,力促农业增加值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推动主导产业壮大升级,全年粮油总产6万吨,出栏生猪16万头、牛羊10万头(只),新建标准化茶园6000亩、低改3000亩,发展连片核桃园1.6万亩、林下魔芋4000亩,支持食用菌、中药材、油料作物等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五百工程”,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5个、县级以上山林经济示范园5个,发展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30个、“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点4个。坚持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农工旅融合、全链条开发,大力培育多元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主体,打造1至2个三产融合发展示范点。深度开发甜杆酒、茯茶等特色农产品,做靓打响“白河春燕”“白河木瓜”等特色产品品牌,新培育1个省级名牌产品,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市级山林经济示范县和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建立5个以上产学研基地,在每个贫困村建立1个产业扶贫科技示范基地。

保持工业稳定增长。坚持改造提升与引进培育相结合,持续抓好新型材料、医药化工、富硒食品、装备制造、服饰轻工等主导产业。建立企业成长库,实施中小企业成长梯队培育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技改扩能,鼓励市场效益好的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扶持永春生态科技、派昂电子、圆源环保等小微企业向规模企业跃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启动双丰板材产业园建设,推动木瓜精深加工、油用牡丹和核桃加工、废旧橡胶制品循环利用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增长点。以清洁能源、包装饮用水等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基础配套与服务功能同步提升为抓手,加快完善“两河”工业集中区和飞地产业园道路交通、仓储物流、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创新园区管理、招商和融资建设模式,新建标准化厂房1.5万平方米,新引进入园企业5户以上。

力促三产提档升级。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新增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5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3%以上。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鼓励引导商贸企业连锁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积极引进知名商场、大型连锁超市入驻白河。改造提升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家政服务、信息中介、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户外运动等生活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快构建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申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启动电商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大力培育电商经营主体,力争网上交易额突破2亿元。鼓励引导企业拓展网上市场,依托知名电商平台建设白河特色馆,将特色产品、特色旅游集中上网,疏通农产品进城入市的便捷渠道,让广大农民群众搭上“电商快车”实现增收。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立足全域旅游理念,加快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新兴支柱产业,力争全年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6%和18%以上。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红石河、平顶山、桥儿沟、天宝和庙山寨等重点景区为辐射,有序推进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倾力打造自然风光游、明清古迹游、靓丽小城游、美丽乡村游、祈福文化游五大旅游品牌。完成红石河森林公园规划编制,启动1个AAAA级景区创建。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规划建设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休闲娱乐中心和餐饮购物中心,培育1家四星级酒店,发展一批星级农家乐、农家客栈和特色民宿。突出文旅、农旅、商旅融合,深度挖掘地域文化、饮食文化和特色商品,积极发展以绿松石、汉江奇石、盆景根雕、手工艺品等为主的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互动性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游客体验。加快推进石坎梯地申遗工作,以“三苦”精神为魂,以23万亩石坎梯地为载体,着力打造“大地艺术?梯彩白河”文化旅游品牌。按照产城融合理念,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要素集聚为基础,规划建设特色小镇。

(四)坚持城乡融合、统筹发展,努力塑造城乡建设新面貌。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促进城乡共建共享、共同繁荣、融合一体,城镇化率提高到43.5%。

以景区化的理念提升城镇品质。立足“秦楚边城、水色白河”形象定位,按照“严控老城区开发、加快河街新区改造、完善狮子山片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有序推进县城建设,加强建筑风貌管理,有规划地发掘特色看点,努力把县城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边城。实施县城综合提升改造工程,突出抓好供水管网改造、背街小巷路面改造、县城空地绿化、护坡挡墙美化、标准化停车场等建设,启动纱帽山运动生态休闲公园、滨河景观游园、东坡路加固维修等项目,全方位提升县城形象和品质,争创省级县城建设先进县和省级森林县城。加快县城副中心建设,力促副中心文体广场建成投用,红石河隧道实施主体工程。坚持立足地域,分类指导,推动集镇扩容提质,启动实施一批集镇停车场、农贸市场、文体广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建设项目,增强集镇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

以现代化的理念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坚持工农互动、农商一体,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向农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农村通组硬化路、安全饮水、自然村动力电“三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80公里,修建安全饮水工程52处,改造农村供电线路65公里。依托移民(脱贫)搬迁,积极整合项目资源,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社区和集中安置点延伸。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保护好自然风貌和乡土文明,建设一批风格各异、多姿多彩的魅力村庄和新型社区。以改厕改圈、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强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认真做好村级换届工作,深入推进新民风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以精细化的理念强化城乡管理。加强规划引领和管控,统筹推进县、镇、村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健全完善“多规合一”、有机衔接的全域规划体系,防止盲目无序开发建设。增强规划法律意识,扎实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坚决遏制新的违法建设。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重点治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加强和规范小区物业管理,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活动,改善住宅小区居住环境。加快推进清风、河街等社区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稳步实施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城市综合执法体制,建成“智慧城市”指挥中心,推行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五)坚持防治结合、标本兼治,致力实现环境质量新提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环保底线和生态红线,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让白河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全面加强环境保护。深入开展环保执法专项行动,重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按时完成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全力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夯实河长制和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一河一策”,探索推行重点监控源第三方运营管理,让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确保境内汉江和集中饮用水水质稳定达标。扎实开展“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专项行动,统筹实施“治源、禁燃、减煤、抑尘、控车、增绿”等措施,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305天以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控制在3.3以内。以基本农田和农业园区为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改善区域土壤环境质量。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持续推进城镇社区周边、汉江沿岸、公路沿线绿化建设,高标准实施汉江绿化治理、天保二期等工程,完成绿化造林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4%。积极争取白石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二期工程和厚子河流域治理项目,加快实施汉江综合治理二期、西坝河流域土壤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加强水源涵养地生态修复和保护,突出抓好河道生态建设,严厉打击毒鱼、电鱼等违法行为。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加大旧宅基地腾退和土地复垦力度。扎实推进山体生态修复,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依法打击违规开山采石行为,严禁劈山建房。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坚持控制增量、削减存量,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年度任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深入开展闲置低效土地清理行动,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确保单位GDP建设用地下降率达到市定目标。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和绿色建材,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实施生活用水阶梯水价改革。加快“气化白河”建设,新铺设天然气管网6公里,新增用户3000户。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单位创建活动,使爱护环境、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六)坚持民生为本、共建共享,尽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盼。始终牢记为民宗旨,以更浓的情怀关注民生,以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努力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织密筑牢社会保障网底。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推动保障更加公平、管理服务更加规范。统筹各类救助资源,建立“求助有门、帮扶有章、救助精准、关爱有效”的社会“大关爱”机制,更好地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民生。认真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扎实开展困境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行动。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新建1个县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扩建大双、西营、双丰、卡子敬老院,推动仓上、构朳、宋家区域敬老院竣工投用,县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成运行。加强县殡仪馆和公墓管理,依法规范整顿殡葬服务市场秩序。扎实做好就业促进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17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统筹易地扶贫搬迁、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房地产去库存工作,着力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00户。加强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力促县中心粮库二期工程竣工投用,确保粮食储备安全。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带来的教育资源需求,加快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规划建设城关第二初中,完成河街小学和幼儿园等10个教育重点项目,确保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72.55%,“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复验,高考成绩保持全市前列。扎实推进“健康白河”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群众享有更舒心、更体贴、更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成县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和双丰卫生院建设,推动县医院河街院区和妇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取得实质进展。综合提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新建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0个,建成县镇村三级广播平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竣工投用。深入挖掘与传承地方特色文化,扶持文艺精品创作,县文博馆和“三苦”精神纪念馆布展开放,全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20场次以上。

加快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强化基层基础为支撑,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调联动,探索多元化解纠纷新途径,严厉打击违法上访,切实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健全完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依法惩治网络谣言。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多主体联动的失信惩戒机制,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聚焦食品药品和产品质量安全,全面加强市场监管,组建县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争创质量强县、食品安全示范县。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重点领域检查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深化“平安白河”建设,夯实社区网格化管理,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社会公众安全感。

(七)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创业,着力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把改革创新作为发展之源、动力之本,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努力破解发展难题。

持续深化重点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着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力争非公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扩大“三变”改革试点范围,建立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委托镇政府行使部分行政执法权,着力解决镇政府行政执法权责不明、监管不力、执法缺位等问题。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有序实施盐业体制改革,力促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社会治理等社会民生领域重点改革取得实效,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不断扩大开放合作。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开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陕西自贸区和长江、汉江经济带建设,努力走向对外开放前沿。加强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经贸交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我县产业发展层次。抢抓南水北调对口协作、苏陕扶贫协作等机遇,与对口支援地区开展深层次交流合作,力争在资源开发利用、特色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成果。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对接互补、生态环保联防共治、文化旅游携手合作等为重点,加强与毗邻地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始终把宣传推介贯穿于政务、商务和各类节会活动全过程,多方位提升白河知名度和美誉度。

深入推进创新创业。用足用活各项创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开放投资领域、降低创业门槛,搭好创业载体、创业培训、创业融资“三大平台”。建成创客管理服务中心,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培育创业主体1000户以上。实施创业创新人才工程,注重本土人才培养,争取引进一批高层次紧缺人才。以建设省级创新型试点县为抓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支持企业建设研发平台,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催生更多创新成果。全年完成市级以上科技项目2项,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个,组织申报技术专利6件以上,获得专利授权20件以上。

三、廉洁高效,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我们将持之以恒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规范建立权力、责任、负面、收费“四个清单”,确保按“单”用权履责。坚决服从县委领导,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主动加强与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推进行政行为和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确保依法、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法治白河”建设,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更加注重务实高效。坚持把抓落实放在首位,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分工负责、限时办结,敢于担当、主动作为,促进政府工作提质提速提效。建设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和政务督查系统,大力精简文件会议,集中精力深入一线抓落实。综合运用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跟踪督查等手段,加强对重要决策、重点工作、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扎实开展“为政不为”专项整治,深入查摆问题表现,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充分运用“三项机制”,激发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更加注重从严治政。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整治“四风”问题新表现,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健全国有资产、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监管机制,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和政府投资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组建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加快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落实一门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超时默许、服务代办等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各类证明和盖章环节,再推出一批“最多跑一次”事项,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路、少等待、不添堵。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着力打造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载新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奋力谱写白河追赶超越新的篇章!